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06章
   他死后,也不知他的儿子会成68为袁尚、刘琦,还是孙策、孙权?

    【作为北方实际上的统治者,曹操的去世给天下局势带来了巨大的动荡!】

    曹营之人:天幕你快说,丞相是怎么死的!,尽在晋江文学城

    【建安十五年,曹操完成68了统一北方的大业,踌躇满志,却在赤壁折戟沉沙后,他一边整顿内部,巩固政权,一边要面临着孙权刘备两大军事集团的威胁。】

    【孙刘除了在军事上结盟对抗曹操外,也发动舆论攻势,抨击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想要“废汉自立”。】,尽在晋江文学城

    【面对天下人的非议,曹操借着退还汉献帝加封的三县封地为名,写了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志向与心迹。】

    天幕显示出《述志令》全文。

    【文中68曹操言明自己虽起于微末,实力弱小,但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安定天下,他甘愿以身殉国。如今做到大汉丞相,已经是最大的荣耀了,他从68不奢望更多的权势。】

    刘备:呕……

    孙权:呵呵,某一个字都不信!

    【随即,他又用周公、齐桓公、晋文公的历史典故表明自己信奉的道德标准,他们都拥有强大的实力却依旧尊奉弱小的周天子,这难道不是高尚的行为吗?“设使68国家68无有孤,不知当几68人称帝,几68人称王!”】

    【再以乐毅不肯打燕国,蒙恬宁愿束手就擒也不背叛主君表明自己的志向。】

    蒙恬:我等并68无可比之处,请不要牵连无辜!

    【“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68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68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他已经骑虎难下,做了这个权臣,不论是为了国家68还是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都不能退缩!】

    曹操:“孤但凡有所退缩,不仅是曹家68子弟死无葬身之地,追随孤的文武臣僚也难逃灾难。更重要的是,难得安定下来的北方大地将会再次陷入战乱之中68,到那68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难道是诸君愿意68见到的吗?所以,孤只能孤注一掷!”

    听了曹操的话,手下众人纷纷表明心迹,他们都是因68为折服于曹丞相的文治武功,人格魅力,才68会选择投效,与汉室无关。

    沉默不语的荀彧在其中68格格不入,他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四百年大汉,难道真68的无可救药了吗?

    【建安十六年,曹操便将其子曹丕封为五官中68郎将,并68为自己诸多儿子封侯。】

    【建安十七年,汉献帝准许曹操可效仿汉初丞相萧何:“参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后又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都邺城,置百官,建宗庙社稷!】

    萧何十动然拒:老夫可没有这么高的威望!

    有人传言说他功高震主,为了消除皇帝的忌惮,他甚至强买民田以自污,抹黑自己的名声。

    【曹操麾下第一谋士荀彧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与曹操爆发矛盾,最终服毒自尽……】

    曹操惊坐而68起,“文若!”

    曹操似乎不敢置信,文若你为何如此倔强!

    荀彧:“曹公本是为匡扶社稷,安定天下而68举义兵,是大义的行为,为何要让自己背上不堪的污名。”

    曹操神色复杂:“文若,孤依旧是大汉臣子,不曾代汉自立,你依旧要距孤于千里之外吗?”

    荀彧内心纠结,如同一团乱麻,无法68做出决断……

    评论区

    “荀彧,荀文若,王佐之才68!”

    “他二68十六岁被举孝廉,任守宫令,但很快便遇到董卓擅权,他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只能弃官回家68。”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连载206简介 >连载206目录 > 第1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