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1章
的事了?”

    “天68下尚未统一,还不到68讲究仁义道德的时候吧。”

    ……

    【曹丕吸取两汉的经验,和东汉末年纲纪紊乱的教训,深知中央集权的重要性。他严禁宦官外戚干政,一边笼络扶持自己的亲信,重新分配政治蛋糕,一边打击异己,稳固自己的权力。】

    吕雉:“严禁外戚干政?”

    刘邦:“呵呵,这是吸取大68汉的教训了。”

    吕雉:“没有外戚宦官,便68是朝臣独大68,若是出现权臣,皇帝还能依靠何人!”

    【为此68,曹丕对官制进行了改革,恢复三公制度,改丞相为司徒,御史大68夫为司空,这两个职位虽位高,却68没有任何实权,不能干预朝政。分化权利,彼此68制衡,希望能摆脱权臣当道的汉末遭遇。】

    曹操微微颔首,对儿子的决定给予肯定。

    屁股决定脑袋,他废除三公是为了将所有权力都68集中在自己这个丞相手中,而曹丕已经成为皇帝,自然68要分权制衡,不能再出现像他这样的权臣。,尽在晋江文学城

    但其中的隐患也68不可忽视,若是朝臣联合起来架空皇帝,皇帝却68再也68没有外戚宦官可依仗了……

    【为缓和曹氏与士族的关系,曹丕设置九品中正68制做为人才选拔制度,九品中正68制又叫“九品官人法”,是汉朝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种制度将天68下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等68九个等68级,所有有知名度的人才都68在这张表格上,而负责选拔的则是各地的中正68官,他们由德高望重者担任。】

    扶苏:“这是将人才评选的权利交给了地方中正68官,若是中正68官正68直无私还好,若是他们有私心,做些手脚太简单了。”

    始皇:“选拔制度也68是在不断发展的,九品中正68制隐患如此68之大68,定不能长久,还会有更68好的法子。”

    【这一制度让官吏选拔有了一些客观的标准,刚刚实行之时吏治清明。但因为其标准依旧是地方舆论,乡举里选。一定程度上,中正68官的人选便68决定了人才选拔的质量。】

    【中正68官的职责主要有三项内容,一为家世,即出身背景;一为行状,即个人才能品行;第68三便68是确定品级,原则上是以行状为主,家世仅为参考。但晋朝以后完全以家世为标准定品,出身寒门之人便68是行状再好也68只能得个下品,出身豪门者即便68大68字不识也68能成为上品。于是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曹丕:朕的九品中正68制怎么变成这个鬼样子了……

    评论区

    “曹丕的时候,只有郡中正68,朝廷将评选标准下放到68地方,能影响评选的都68是郡县的地方豪族。但司马懿提议设置州中正68,此68后,中正68官才被门阀大68族所垄断,成为门阀士族的工具。”

    “后来的晋朝也68深受其害,‘王与司马共天68下’,王氏谢氏的权利比当时的皇帝还大68,也68不知司马懿知道给子孙留下这么大68的隐患会不会后悔这一提议。”

    “司马懿才不会后悔这个提议,司马家就是门阀制度的第68一个受益者。”

    “晋朝时像王谢这样大68家族的子弟刚刚及冠就能直接入仕,不必经过察举。有据可考的西晋入仕的192人中,直接入仕者占56人,到68东晋更68加离谱,入仕的209人中直接入仕者占118人。”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

    始皇抓住重点:“世卿世禄!”

    这是被他废除的分封制的余孽,只看血统的世卿世禄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连载206简介 >连载206目录 > 第1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