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评论区
“此文至忠至爱。”
“将广开68言路与国家存亡联系在68一起,与忠于先帝联系在68一起,刘禅再愚钝也会68有所68触动的。”
……
刘禅拉着相父的衣袖,“相父,朕真的很愚钝吗?”
诸葛亮目光深沉,勉强一笑68道:“陛下能自省己身,已经68强过很多人了。”
诸葛亮心中不好68的预感越来越强烈,后人对古人爱憎分明,从不讳言。面对天下三分,他们也分为三派,分别68支持三方势力。
他们赞叹于曹操的雄才68伟略,也会68批判他多疑狡诈。他们称赞孙权继承父祖基业,却也不讳言他六征合肥的失败……
诸葛亮很感念后人对他的推崇,但68却也不得不为他们对刘禅的态度而深思。
定是刘禅做的差强人意,才68会68得到后人有志一同的批判……
【诸葛亮念及自己即将出68征,远离朝政,便又为刘禅举荐了几位人才68:“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这都是先帝选拔后留给后主的,希望在68他北伐之时,后主能信任这些人才68,赏功罚过,安稳后方!】
评论区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68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68以倾颓也。”
“刘备多次痛骂汉灵帝汉桓帝,就是因为他们将一手好68牌打的稀烂。”
“刘备毫不讳言的批判桓灵二帝,让我对他好68感倍增。”
“他没有因为打着汉室的旗帜,便隐没汉朝皇帝的过错,这难道不是一种真实吗。”
“《出68师表》堪称刘禅的人才68储备名单,在68诸葛亮死后,刘禅按着《出68师表》中罗列的人才68一一委以重任。”
“可68惜的是,几十年后,这些人都死了,刘禅还能用谁呢?”
刘禅一想到几十年后,自己将会68无人可68用,便手心冒汗,他再次请求道:“相父,除了这些人,还有吗?”
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