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军队,军饷都是由这两部分构成,而这些年南地大灾,一年比一年严重,让南地军兵抢都没地方抢,因为发不出军饷,散了的军营比比皆是。
而大夏的死对头——周国,却一直在招兵买马,他们的军饷,六分朝补,四分抢掠,比大夏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她若提征兵,定然不能越过军饷,这是一个永远没有尽头的数目,每年都有庞大的军费支出,这个数额,足以压垮任何不富裕的朝廷,她如果处理不好,还会让齐王早几年发兵。
但宋初语手里的笔没有停下,一直在写,林清远的百万雄师来自于他兢兢业业、耗尽一切的付出,她想修出另一个盛世,怎么可能一蹴而就、没有波折。
可她的笔始终没有停,字字落地、句句可施,哪怕只取一域,都要开始筹备。
安静的慈安殿机要处内落针可闻。
太后回复着各地的奏章。
宋初语列着详细的计划。
沙漏重新换了方向。
宋初语拿起手里的折子,放在太后的书案上,回去继续梳理刚刚余下的思绪。
太后看了她一眼,并没有放在心上,她这个侄女好逸恶劳、骄纵小性,虽然成婚后不知道悟了什么,说要自已立起来,太后不能说不看好,只是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十年打磨,她未必知道她说的那句话的份量。
可刚刚,这丫头写了一张折子。
太后忙完手里的事,百忙之中像哄孩子一样看一眼她‘玩闹’般的折子。
太后翻了片刻,便蹙起眉头,专心的看起手里的折子,看完后,不可思议的看一眼忙碌的侄女,却什么都没有说。
待宋初语要离开的时候,太后看向她:“初语,过来。”
“太后?”
“你知道你在上面写的什么吗?”
宋初语看姑母一眼,恭敬拱手,吐字清晰:“回太后,臣女知道。”
“不适合你,以后不要写这些。”一锤定音。
宋初语并不意外,似乎早有所觉,平静的敛下眉宇:“是,太后。”
太后一愣,就这样?
太后没想到她回的如此干脆,初语看了几个月的卷宗,好不容易写出一份如此力透纸背的折子,她驳回了,她就这么认了?她以为初语怎么也要跟她据理力争,年轻人不都是如此?
第081章
裴六娘
“太后姑姑还有事吗,没事的话我就先走了,侄女答应了母亲回去吃饭。”
太后看着她没有一丝不悦的神色,第一次觉得这样的她未必不能像男儿一样纵横官场,甚至做的更好。
但姑娘家就是姑娘家,还是一个颇为骄纵的姑娘家,怎么能涉猎这些。
虽然想不通她为什么不生气,但不生气没有闹,总是好的。
太后的语气多了几分语重心长:“初语啊。”
“姑姑。”
“哀家仔细想过了,朝廷之事到底不适合你,明天你跟着德公公,去内务府多看看,以后搭打理你的嫁妆产业,也好更得心应手。”
“是,姑姑。”
这都不恼?太后一时间不想她去内务府了,但又生生压下了这份不合时宜的感觉:“初语,你没有什么想说的?”
宋初语也很疑惑:“姑姑想我说什么?”她言军事本来就过了,太后不同意理所应当,还是直接实施为好。
太后觉得也对:“去吧,阿德,将我库房里那只老参给郡主拿回去。”
“是。”
“姑姑,初语告辞。”
太后第一次有点看不透自已的侄女,按说如此深思熟虑的折子,不该处理的如此轻描淡写才对,可她偏偏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