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05章
    因为要见郡主,三人多多少少特意了解过这位郡主驸马,或者说对这位平稳撬了世家根基的林大人十分好奇。

    结果,所探结果完全出乎意料。

    因为他平日流传出去最多的并不是他的功绩,也不是他在工部有突出成就,而是他很会带孩子,还经常坐在他衙署后门的菜市口跟小媳妇们聊带孩子的琐事,晒着太阳,一坐就是一中午,要不然就是跟哪家纨绔在茶楼喝茶,还是带着孩子。

    总之没一件正事,甚至还有人抱怨,因为他开了不好的先例,他从属部门很多官员都带着孩子上衙,因此还被上面的官员严厉批评过。

    但这位林大人依旧不改,还天天带,上面的官员本来也很不满,但新任工部尚书视察下面衙署时特意逗了逗孩子,问候了安国公的身体情况,就没有人管他了。

    听听,林大人流传在外的都是什么稀罕事,甚至外面都传,林清远能升上去全靠拍安国公马屁。

    第292章

    作用

    丝毫不见南地各大书院学子将他视为重点人物的谨慎。

    这位林大人在上京城的传闻更像一个无所事事的富家子弟,多多少少还有点不正经,喜欢带孩子往人群里凑。

    让段河都怀疑,他以往听到的事,是不是这人瞎猫碰到死耗子,蒙对了,还是那些不靠谱的提议本身是因为他这个人不靠谱。

    可此时看着这间书房,段河又将南地各大书院传闻中的那个人和这位林大人联系到了一起。

    “怎么不进去,都在门口站着做什么?”宋初语穿了一件浅紫色斜襟窄袖长衫,平和并未盛装。

    三人慌忙让开一条路:“见过郡主。”

    “进吧。”

    没什么好寒暄的,宋初语也没时间跟人等一个冗长的开头。

    段河直接从背上取下卷轴,摊开,一张大夏境内、周边江河、山川的走向跃然纸上。

    宋初语看过去,最显然的位置放着一篇,《论开凿运河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外海联通大夏东部南北重大经济航线,那么内流能否连同堤坝河渠一起开工。

    大夏境内多水流,素有水上泽国之称,这些水势给大夏带来了沃土,也带来了灾难,让大夏多年来粮草不丰,疏通大夏境内全部水渠,不但可以解决各地水患,还可以开通一条比驿站国道更快速、载运量更大的交通要道。

    宋初语看向大夏西部运河的可行性开凿计划,特意拿出这一部分查看。

    段河看眼郡主取出的部分,再看眼地图,其实不用看,他也知道这条被他放在最后,就说明这是没必要或者不急迫的一条航线。

    可郡主为什么只看这个?

    段河的视线重新放在地图上,可这条航线无论是从物产还是从效益上看效果不佳,虽然几乎联通北疆、西土各国,但是水流不丰。

    宋初语的手指突然落在靠见西山的一条蓝线上:“这条河宽多少?”

    “回郡主,很窄,不足两丈。”

    “水流湍急?”

    “对,流速可达一息六丈。”

    宋初语若有所思,运不了人,可以运粮,这样的速度,一天可以来回三趟,去等于不用时间,大大减缓了大型军用工程器材和粮草的运输时间。

    何况也不是完全不能运人,熟识水性的人完全可以适应这个速度,只是不能向内海联通,而是向外开凿,穿过大山,成本偏高……

    同一时间蔡夅站在书房门口的中间线上看着另一侧的书房,他发现这里每一卷卷宗都对应着对面一个卷宗,让人诧异的是,绑卷宗的绳子都一样。

    蔡夅忍不住向前一步,看着挂在书架上唯一一个与隔壁书房不一样的挂画,画中凌乱、繁杂,市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郡主甩了权臣后,前夫全家火葬场简介 >郡主甩了权臣后,前夫全家火葬场目录 > 第10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