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盖房子的时候他就说了定做桌椅的事,那时王栓住打包票说,他亲戚正好有人会做木工,价钱还比镇上便宜,他便全权交给村长负责了。没想到短短一个多月居然就做好了三套。
赵振国的手在桌子上细细抚摸,桌面一尘不染,刨得非常平滑,令人赞叹的是还细心地做了炭化处理,桌子呈现一种浑然天成的棕黑色,木头纹理如点睛之笔,更添几分古旧之气。
赵振国发现,桌椅尖锐的边角都磨得钝圆,还上了一层树漆,虽说样式比较简单,但细节上是一点都不输镇上的老木工。
见赵振国盯着桌子长久不说话,其中一个男人谨慎地问:“咋样?”
“手艺不错,还考虑到木头易发霉,做了碳化。”赵振国赞赏道。
男人闻言,遂松了口气,笑着挠了挠头:“振国兄弟满意就好。”
“不知这位大哥怎么称呼?”赵振国见他这样就知道这些桌椅是他做的,应该就是王栓住口中的那位会做木工的亲戚。
“我叫刘长贵,早年跟着木匠学过一段时间,但后来务农了,很久没有做过木匠活,有些手生,不过练一练就好。”他是王栓住的外甥,原本想着实话实说,但又怕赵振国嫌他功夫不过关,忙又改了口。
赵振国了然:“没事,我们的要求也不高,不知这样一套桌椅什么价钱?”
第429章
“桌子两块钱,椅子一块钱,那就是六块钱一套。”
赵振国意外地瞥了男人一眼,虽说木头是山上伐地,但紧赶慢赶做了一个多月,连带碳化,这点钱别说手艺了,光是体力活都不够吧。
“真的这个价?”
“嗯,也不费什么功夫。”男人笑得憨厚,顺便帮他们把桌椅抬进屋子里,这三套桌椅都是用作室内陈设用。
见他执意如此,宋婉清只好数了十八块钱给他。
男人接过工钱更加开心了,赵振国也很满意他的手艺,便对他说:“对了,圆桌你能做吗?”
“围桌?”
“不错,不过要做大一点,放在院子里供一家人吃饭用。”赵振国对他比画了一下大小,男人明白了,喜笑颜开:“可以可以。”
“那你再做一套吧。”
“诶。”
从赵振国手中接过定金,男人忙招呼几个儿子,看那干劲,貌似当晚也不准备休息了。
说话间,赖毛跟拖拉机师傅也拉着满当当的新家具到了。
宋婉清开始以为要从城里搬家具回老家,没想到赵振国不是这个意思,
赵振国说:“咱十一月份,你快考试那会儿,还得搬回城里去住,犯不着这么折腾。”
宋婉清:…
这人真败家!
没办法,她想象不到后世某些有钱人,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房产,房子这种东西、几套都不嫌多。
把家具都安顿好后,时间也到下午了,今天来的人多,院子外早就打起了临时的锅台,这会儿就得做饭了,王大海拉着两头野猪过来了。
“猪拉来了。”
“清清,你可真长脸,乔迁宴杀两头猪的,你们可是头一户。”
面对张桂兰的调侃,宋婉清只是腼腆地笑了笑:“是振国非得杀猪。”
“这么说来振国兄弟可真疼你,这头猪起码得有三百斤,要是卖了,咋滴也得换好几十块钱啊呢。”
村里大多都是大老爷们说了算,女人没什么地位,像赵振国这种,家里一切让宋婉清说了算的,除了入赘的人家,基本上没有。
宋婉清也不想纠正张桂兰,含蓄地点点头。
“几张大团结吃下肚,宋家女好福气哟。”
“还好啦。”宋婉清更不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