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越多,知识量也就越大。掌握了新的价值观就会感觉自己有所改变。
但是,先生,很遗憾的是,无论积累多少知识,作为根基的秉性或性格绝不会变!如果根基发生了倾斜,那么任何知识都不起作用。原本积累的知识也会随之崩塌,等回过神来已经又变回了原来的自己!阿德勒的思想也是一样。无论积累多少关于他学说的知识,我的性格都不会改变。知识只是作为知识被积累的,很快就会失去效用!
哲人:那么我来问你,你究竟为什么想要成为Y那样的人呢?Y也好,其他什么人也好,总之你想变成别人,其“目的”是什么呢?
青年:又是“目的”的话题吗?刚才己经说过了,我很欣赏Y,认为如果能够变成他那样就会很幸福。
哲人:你认为如果能够像他那样就会幸福。也就是说,你现在不幸福,对吗?
青年:啊……!!
哲人:你现在无法体会到幸福,因为你不会爱你自己。而且,为了能够爱自己,你希望“变成别人”,希望舍弃现在的自我变成像Y—样的人。我这么说没错吧?
青年:……是的,的确如此!我承认我很讨厌自己!讨厌像现在这样与先生您讨论落伍哲学的自己!也讨厌不得不这样做的自己!
哲人:没关系。面对喜不喜欢自己这个问题,能够坦然回答“喜欢”的人几乎没有。
青年:先生您怎么样呢?喜欢自己吗?
哲人:至少我不想变成别人,也能悦纳目前的自己。
青年:悦纳目前的自己?
哲人:不是吗?即使你再想变成Y,也不可能成为Y,你不是Y。你是“你”就可以了。
但是,这并不是说你要一直这样下去。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话,就不可以“一直这样”,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须不断向前迈进。
青年:您的话很严厉,但非常有道理。我的确不可以一直这样,必须有所改进。
哲人:我还要再次引用阿德勒的话。他这么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子的东西。”你之所以想要变成Y或者
其他什么人,就是因为你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其实,你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青年:不,不,这不可能。
哲人:为什么不可能?
青年:有人拥有富裕而善良的父母,也有人拥有贫穷而恶毒的父母,这就是人世。此外,我本不想说这样的话,但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人种、国籍或者民族差异依然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关注“被给予了什么”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先生,您的话只是纸上谈兵,根本是在无视现实世界!
哲人:无视现实的是你。一味执著于“被给予了什么”,现实就会改变吗?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青年:对我来说,更换也好、更新也好,都是一样的事情!先生您总是避重就轻。不是吗?这个世界存在着天生的不幸。请您先承认这一点。
哲人:我不承认。
青年: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