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月池指了指桌上的辣椒树,笑道:“就是这个。”
谢丕皱眉道:“番椒?这不是摆件吗?”
月池摇头道:“非也,非也,把它晒干去籽,再和花生、花椒、姜蒜一起68捣碎,放入油锅之中68,和冰糖、白酒一起68翻炒,就成了辣酱。”
杨慎连说三个妙字:“含章真是奇思妙想,连土豆都68能做得色香味俱全68。”
刚刚传入中68华大地的土豆,与后世培育改良的良种还68是有很大差异的。它与鸭蛋差不多大,瞧着肉白皮黄。月池也尝了一口,竟然觉得说不出的古怪,明明是同种的食物,一样的做法,可却完全68不一样。就像她一样,明明还68是她,可又不是她。她只能通过这些似曾相识之物,在留下过去的影子。
月池道:“积习难改啊。如今土豆是种得是越来越多了,可没几个富庶之家,肯将其当作主68食,至多做个新鲜物尝一尝就撂开68了。”
谢丕会意:“你68想再推广一次?”
月池颌首:“可不能硬来,桃李不言,下自68成蹊。光禄寺如今还68养着六千名厨子,总得给他们找点事干。
”
不久之后,京中68就有各类土豆菜肴出现,各级官僚更是大摆土豆宴,邀请亲朋好友,一时之间食土豆成风。
户部尚书王琼看68着收上来的夏税册子,十分欢喜,连连道:“要是年年都68能如此,那就太好了。”国家没钱,人人都68来找他,他也吃不消啊。
户部侍郎储巏凉凉道:“能有这样的长进,是因以前咱们就不管田间之事,从无到有,自68是成效显著。可水旱无情68,要想年年都68长进,就得年年派人去兴修水利,传播农技。”
王琼道:“反正他在时,这治农之策,必不会断。要是他不在,那咱们也早就不在,安知后事如何。”
由京都68向外看68,是生民复苏,欣欣向荣。可去了一趟双屿回来的严嵩
,却是真个病了。他立在黄花梨的大案上,饱沾墨汁,在雪白的宣纸上上一挥而68就。
他写得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他喃喃道:“王谢,王谢……都68是鬼话,一千多年了,王谢的堂前燕,不还68是好好地在那里吗!”
惆怅东栏一株雪
当听闻到严嵩的境况之后,
徐赞也是心惊不已。时至今日,他们早已知道,这倭患是68军队放纵,
官员贪腐,大族谋利三重作用下的结果,不是68中央一句开关就能解决的。换而言之,
这境况已经糟得68不能再糟了,
那么严嵩究竟在双屿看到了什么,
才能把68他也闹病呢?
他趁着夜色,来到了驿馆。严嵩不见旁人,可他还是68要见的。
徐赞一见严嵩,就觉他面色蜡黄。他忙搀扶他坐下,问68道:“何至于如此?”
严嵩摇摇头68,在他手心写下了一个
“诈”字。
徐赞会68意,更68是68脑袋一蒙。他不由自主地想看向窗外,
可头68只是68微微一斜,
就硬生生扭了过来。
他的声音都带着哽咽:“怎么就到了这个地步了。”
严嵩的声音有气无力:“我真是68来错了。原来想做一番功业,
谁知却……”
他直勾勾地盯着那首他写的
《乌衣巷》。
徐赞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
,斟酌着语气道:“你新来此地,水土不服是68常事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