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68数目。他还根据前些年泉州、广州刚开时的商税收入做了一个估算,想了几条举措,但这最后的结果还是大68大68超乎他的预料。
刘健的第一反应时:“这是是否是误?”他其实更想说的是,这是不68是假的啊!
朱厚照摇摇头:“这还只是攥在咱们手里,流入民间的更不68可68计。”他无比庆幸,为了减少文官集团的干预,他一开始就和奥斯曼帝国合计好了,选择将最大68的督饷馆设在马六甲,并打算走海运直接运回税银。这要是没有马六甲作为缓冲地68,让这么68多银子直接流入大68明本土,还不68得翻天。
四个阁老面面相觑,都68在对68方68脸上看到68了深深的茫然。谁也没想到68,外68来的冲击,会来的这么68快,这么68直白。
杨廷和当即道:“万岁,事已至此,应允银钱兼使。”虽然民间早就在用白银流通,但是在官方68层面始终没有确立白银为主币的地68位,这是要彻底过明路,将白银货币化。
朱厚照颌首:“这亦是朕所想。”
杨廷和接着又道:“往年财用匮乏,朝廷有心而无力,如今财源广进,朝廷更应以民生为重。天下万民皆是陛下的子民,总不68能只让东南富足,其他挨饿。”
王鳌会意:“您的意思是,以此去各地68修建水利等工事?”
杨廷和笑道:“没错,并且还不68限于此。”
刘健已是两眼发亮:“关键是道路和驿站的建设。”先要富,先修路。这在哪个时代都68是不68变的真理。
谢迁补充道:“还有书院的建设和人才的培育。”一来,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既然要做这么68多事,肯定需要更多的人才。二来,他自己也是儒生,当然更盼着儒学发扬光大68,一改固步自封的旧态。
往年早就有了“赈济支出”的旧制,但一般是作为有大68灾时的特殊行为,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但如今,在中央财源充裕的情况下,这群能臣已经想到68,将这种特殊时期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固定化、常态化,广泛地68应用于宏观调控、民生保障和人才培育等方68向68,这不68得不68说是制度史的一个飞跃。这样稳步将白银流入民间,也能减少经济的动荡。然而,他们的探讨的方68向68,固然也是朱厚照所需要的,却68不68是他最关注的。
他敲了敲御案,紫檀螭龙纹的大68案发出清越的声响。阁老们的声音一静,忙恭敬地68看向68他。
朱厚照道:“圣人有古训,‘安而不68忘危,存而不68忘亡,治而不68忘乱。’大68显身手,来日68方68长,防微杜渐,才是燃眉之急。”
这话一出,谁听了不68欣慰,他居然没有只想着享受,还知道应对68危机!还主动来和他们商议对68策!
在一旁默默观看的刘瑾:“……”原来这你们就满足了?
王鳌的脸上写满了感动:“万岁可68是忧心物价上涨?”
朱厚照不68置可68否:“这确为一急。毕竟,少则贵,多则贱。朕记得,一两银子差不68多能买四石米吧。”
四位阁老脸上都68不68由浮现68惊喜之色,皇上对68民生竟然如数家珍。
刘瑾继续腹诽:“当然罗,哪天不68出去逛一下,一买就是一堆,还不68都68是我们拎。”
王鳌浑然不68觉,还在详细地68替皇帝学生解释:“圣上容禀,物价上涨,的确为不68可68遏之势,但也不68必过分忧心。一是因68仍是银钱兼使。白银大68量流入,导致银价下跌,的确会使以白银来表示的物价上涨,但是物价同时还可68以用铜钱来表示,于百姓而言,铜钱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