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权,但只要他们直属于天子,
行使内臣的监察之权,就能永远占大头。这是由宦官在大明政治体制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而李越是知道轻重的人,她不会损害天家的利益。所68以,
刘瑾一方面死死把住水转丝纺场的管辖权,
另一方面加倍投入兵仗局的研发生产,
老刘完全不介意给火器匠人一个宫殿侍衔的名号。他甚至力劝朱厚照在天津建立火器场,反正老式火器淘汰了就用不上了,干嘛不再68修一修,完全可以卖到68非洲去换金矿啊。
武将则是有些忐忑,有人担心李越会不会有所倾斜,对此68更多人则报以嗤笑:“他要是有所68倾斜,你估计连坐在这里68的机会都没有。”从武举改革,
到68东官厅建设;从边军改革、京营改革,
到68《功臣袭底簿》的出台;从北伐大捷、抗倭大胜中的平民68将官大规模升迁,
到68底层士卒待遇的改善,哪次没68有他的身影。平民武将能有出头之日,虽说主要是天恩浩荡,
但也离不开李越的襄助。最后大家统一意见:“要是连他的人品都信不过,
就没68人可信了。”“他只会对付两种人,
要么是搅屎棍,
要么大硕鼠。咱们不去找死不就好了。”武将打算,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赚钱。他们计划先68从船政做起,
因为打倭寇的缘故,军队掌握了最先进的造船技术。现在这么多商人都想出海,
而饱受敌人侵扰的友邦肯定也需要自己的船。这样庞大的市场,可不能放过。沿海的卫所68频繁与船工、商人接洽,许以军职厚利,谋划建立大船场。
而文官仍陷入名教之争,难以自拔。这几年,湛若水、穆孔晖等人在北方多次讲学,心学日益发展壮大,可却始终无68法登上大经筵的舞台,更无68法纳入科举考试。这表面看起来是占据正统地位的理学,坚决反对的结果,实际却是因为心学没有顺应君权,所68以始终无68法得到68天子真正的扶持。可现在,内忧还没68解决,外患却逼到68眼前来。又一次到华的奥斯曼阿訇团更是起到68了强效催化剂的作用。很多人都开始害怕,不能再68这样内斗下去,再68闹下去,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武将和宦官吃肉,他们喝汤,更糟的是说不定还还要和谟罕蓦德斗起来!
可沉积多年的隔阂和矛盾,又岂是一朝一夕能化解的。只是为了擢升上林苑官僚的品级,两派之间就吵得不可开交。而拥护心学的官员学者68,为了获取民68间的支持,更是提出要将技艺超群的匠人、农人纳入官衙吏员队伍,这更是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那可是贱籍,怎么可以为吏呢?
内阁首辅杨廷和见状满心无68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经世致用有什68么不好呢?”他成长68之时,其父杨春并未入仕。寒微的出身让杨廷和目睹了底层生民68之艰与政治之弊,他自小就以匡扶世道为己任,穷究经世致用之学。也正是因此68,他和他的长68子杨慎都十分憎恶束书不观、内向求道的空疏学风。【1】而心学的实用性、草根性,正符合了这两父子的观念。他们一面讲学,劝说理学派退一步,另一面去信给68王守仁,希望心学能实现自我革新。
可正如朱厚照所68说,王守仁是真名士真学者68,他如果真能做到68,也就不是他自己了。朱厚照早就在暗中指引心学门徒,希望他们能在与理学的论辩中找到68关窍所68在,蜕变化蝶。可两年多时间过去了,这群人却始终没68有取得质的飞跃。终究是废物,挑不起大梁。朱厚照忧愁之余,也悲哀地意识到68,这事的解决终归是要落到68月池身上。
此68时的月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