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贞筠每次做完好事68,她都感到幸福满足。她永远不会知道,那一年冬天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月池没想68到是,多年以后,竟会另一个人对她做同样的事68。
朱厚照本来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不肯呆在宫里不稀奇,可他在年关时节愿意白龙鱼服,带着月池到民间走访,就着实稀奇了。
这次出京,月池所见的乡土景物,与过去截然不同。四通八达的道路,是连接乡里与城池的生命线。村中房舍俨然,并且还多了几间瓦房。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贴福字、贴对联,房下的地68窖里则堆满了玉米、南瓜和土豆。广袤的田野里,还有豌豆、萝卜和番椒在静静生长。更让人惊叹的,是这随处可见的水利工程。
北方水旱灾害太过频繁,几代先68帝不是不知道,而68是管不了。而68到了朱厚照这一代,通过平定边患,开68关通商,官制改革,国力财力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68度。他有能力,也有意愿大修工程。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治农官带领当68地68百姓修堤筑堰,开68沟通渠,引水入渠,由渠灌田,既可防洪,又可防旱。有了水,才有今日安居乐业的盛况。
阳光像金色的纱幔层层笼下,映得水渠中金霞万点。月池伸出手,阳光落在她的手指上,这温暖是有重量的。她久久没有言语,朱厚照拉着她的手,揶揄道:“这就说不出话68来了?未免也太没见识了。”
月池横了他一眼:“怎么,你还有叫我更吃惊之物吗?”
他点点头,得意洋洋:“那是自然。”
自从有了乡约,农户与农户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到了年关,方圆一二十里的农户,都齐聚在一处,祭祀祖宗,欢度佳节。夜幕降临后,白昼时的繁华并未落下帷幕。锣鼓声震耳欲聋,威风凛凛的火龙在小伙子们的卖力挥舞下,腾空俯冲,盘旋舞动。月池远远望去,只觉犹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1】。
她看68得入了神68,正是此时手却一重,朱厚照拉已着她往前跑去。他一面68跑,一面68回头对她笑,星河仿佛也淌进他的眼中:“还愣着干什么,去玩啊。”
他们一行人汇入人潮中。起先68村民都对他们敬而68远之,自顾自地68歌唱鼓吹。可随着朱厚照嘹亮的歌声响起,形势就陡然一变。他们周边的真空地68带慢慢缩小,最终消失于无形。他们甚至在队伍中,越进越前,到了最后,他居然还抢了领唱的位置。歌声悠扬明68快,响彻云霄,人人都听了入了神68,甚至连跟唱都忘了。他唱完一首,就有人起哄叫他再来一曲:“唱得真是好啊!”
“你是哪家的,再来一首!再来一首!”
“大过年的,多唱点怎么了。这是你娘子?你还是不是男人,当68着自个儿娘子的面68,怎么能说不行!”
朱厚照:“……”
月池笑得直不起腰,他只得再来。后来,他实在受不了了,便想68吹唢呐。可既要吹唢呐,他就不能再牵着月池了。一旁的侍卫和旁边的大娘都劝他放心。大娘更是直爽:“你这也太黏糊了!别拉了,大娘给你看68着媳妇呢,跑不了!”
可到头来,他还是既不放手,又不放心,最后索性一面68背着月池,一面68吹着唢呐,跟着浩浩荡荡的队伍中走在广袤的原野上。直到弯月高68悬碧空时,这场热闹的舞火龙方到尾声。年迈的长者,都选择回家休息。只有青壮年,仍在兴头上,还要去看68社戏。
此刻,河边的戏台似笼在云雾中,远远能看68见翩跹的身影。横笛声穿林度水而68来,婉转悠扬,又叫人生出迷惘之感。孩子们拿着饴糖,围着冲天的篝火,嬉戏打闹。
月池伏在朱厚照的背上,只觉他的喘息一声比一声重。她闷笑:“不行就算了,回去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