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拓跋骁碧眸亮起,却道:“鲜卑没有文书。”
“那用汉文可以吗?”
第128章
第
128
章
“谢谢你,夫汉文?”
“嗯。”姜从珚点头,
“你随我来。”
她站起身,朝书房走去?,男人听话地跟过来。
姜从珚扫了眼书架,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
足足取了七八本。
她将这?些书摊到桌上,
一册册翻开,
示意他看。
“这?一册,
是去?年大雪后统计的?王庭人口和受灾情况,
这?一册是若澜编好送回来的?土默川的?户口册,
这?本,是制糖作坊的?账册,还?有……”姜从珚一一给他介绍。
拓跋骁随手拿起一本账册翻看起来,发现上面不仅内容齐全,还?有许多图表,
一眼望去?十分清楚。他之前见过这?表格,
是她和她手下?记账的?方式,她还?用一种简化的?符号来代替原本的?数字,让数据看上去?更加简洁明晰。
“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摊子铺大后,光凭脑子的?记忆难免会出差错,涉及到人口这?些庞大的?数据,
不用t?文字记下?的?话没?有人能理清其中的?细节,
更别说各级命令等,若无文书明确指令,
只?靠人来传信,一来中间容易传错话让人会错意,二则,
若底下?人怀有私心或有心怀不轨之徒假传命令,极有可能误了大事,有了规范的?文书就能大大避免这?种情况。用文字专门记录下?土地、人口、经济、税收等情况,更能加深我们?对各处实际情况的?了解和掌控力,底下?的?人也不必非要当面回来禀告,可以用传信的?方式交流……”
姜从珚一口气说了许多使用文字的?好处,拓跋骁的?视线再?次落回手心的?账册上,看了会儿,复又看着她的?脸,“你说的?很对,文字确实很重要,但鲜卑没?有这?么复杂的?文字,至于你说的?汉字,鲜卑没?有人认识汉字,把?你那套方法用到鲜卑行不通。”
“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二件事,教他们?识汉字。”姜从珚暗自吸了口气,抬起眸,直直对上男人的?眼睛。
拓跋骁眉头一紧。
姜从珚不躲也不避。
这?件事她考虑很久了。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更是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标志。
习字是件大事,甚至算得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意识形态和思想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时的?鲜卑人未必能认识到这?点,但他们?的?直觉会让他们?排斥外?来文化。
去?年她刚到鲜卑,立足未稳,人手不足,自然不会一上来就提这?个得罪所有人的?建议,与此?同时,她也在暗暗观察拓跋骁。
史书上说他改革汉化,可到现在为止,她并?没?有看到汉化的?苗头。
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将近两千年的?王朝跌宕中流传不绝,那当时的?情况应当十分轰动,不可能只?是一纸空文,他必定?是做了某些行动才能留下?这?么深远的?影响。
她也发现,除了某些过于冗杂的?繁文缛节,拓跋骁不排斥汉文化,他很喜欢自己念书给他听,但,仅此?而?已,他目前透露出的?思想中,并?未想要主动改革汉化。
她原本还?想等一等的?,三哥今天那句话提醒了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