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章
我问了服务员,他答道:“面粉,特制配料。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我翻了之后才发现,“特制配料”这个词实在是好,适合回答餐饮方面的所有问题。

    抵达宾馆,稍作休息,我们又赴故宫参观。

    正值旅游季节,旅行团一个挨着一个,我一方面要解说景点,另一方面还要归拢游客,保证团结,一个都不能少。

    幸亏作业做得还好,解说词我都刻苦背了下来,参观宫殿和博物院的时候,虽然有的时候说得不太流利,但基本上准确完成信息传递,老外在我所讲解的中华古典辉煌文明前面啧啧称奇。

    接下来的两天里,我带队参观十三陵,又至天坛、八达岭,在十三陵遇见另一对法国人,带队的是个男的,一直跟着我们,亦步亦趋,我让外宾自由活动拍照的时候,他上来对我说:“小姑娘,刚当导游吧?”

    我在这个城市念了两年书,始终没法对这种一嘴地方卷舌音,油头粉面的人产生好感。

    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我喝了一口矿泉水:“对啊。”

    “早看出来了。我昨天在故宫就看着你了。”我看他一眼。

    这个城市的一大部分男人都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

    “知道为什么吗?”

    我又喝一口水。

    “你看你,说的多带劲,都不嫌累。”

    真听不出来是好话还是坏话。

    “您是干嘛的啊?您不解说啊?您这样还带队呢?”

    “急什么啊?你解说的内容,旅行册子上,展品旁边不都有英文的吗?让老外自己看去呗,哥哥教你点省力气的法子。”

    真是让我不齿:“你跟着我的团,也是为了让你的游客听我的解说,自己省力气吧。”

    男人嘿嘿一笑。

    “哎呀妈呀,太烦人了。”

    我用东北话说了一句,我一直觉得家乡话很有劲,很适合骂人。

    我拉大队快走,甩开那厮。

    这是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外语精英埋伏在你不期而遇的角落。

    出发去西安前的一晚,我带队去王府井吃小吃。

    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小吃一条街门口有两家炸肉串的店,老外看见蝉穿在串子上,颇新奇,停下脚步。

    小伙计机灵的很,见是白人,先说:“哈喽。”法国人笑笑。

    小伙计马上又说“傻驴”,这便是法文里的“哈喽”。

    法国人乐了,一起对他说:“傻驴。傻驴。”

    法国人指着蝉说:“瓜?”

    (什么东西)小伙计:“西嘎乐。”

    (蝉)法国人:“高茫茫日?”

    (怎么吃)小伙计:“福利乐。”

    (炸)又翘起大拇哥:“崩。”

    (香着呢)法国人猎奇心起,数数要吃的人数:“万。”

    他们要了二十串,又点别的肉串,小伙计高高兴兴的收钱,炸串。

    第一时间更新我心里说,真是英雄莫问出处啊。

    两天下来,我由于过于努力的工作,嗓子又红又哑,开始想想那个男人的话,也许总有些方法偷懒。

    到了西安,等待我们的地陪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先生,我暂且可以休息一下。

    他的法语很地道,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当地外语学院的讲师,教专业学生的。

    可是,院校的教师待遇不太高,西安又是一个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城市,他出来打工,机会很多,又可以贴补家用。

    跟着这位老师,我又学会一招。

    我们下榻的宾馆很是热情,安排了“饺子宴”招待国际友人。

    宴会之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翻译官简介 >翻译官目录 > 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