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87章
光是张俊威权扫地,岳飞也绝对好过不了——一个帅臣控制着御营小一半军权,尤其是岳飞还跟水军都统张荣是生死之交,而且还就在京东驻扎,这简直匪夷所思。

    当此局面,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恐怕正是素来最服气、最支持岳飞的枢相张浚张德远。而且按照张德远的脾气,恐怕会直接给岳飞一种最大的难堪,到时候事情就会变得不可收拾。

    毕竟,此事无关私交、好恶、是非,更多的是制度和以防万一的考量。甚至更进一步,赵玖这么做,在除他以外的所有人眼里,确实有些危险。

    至于赵玖本人,虽是一万个安心,却不足与外人道了。

    抛开此番思索,赵玖既然来到登州,见了李宝,又目送船队出海,却已经是腊月十五,而此地距离东京足足一千两百里,着实不能再耽搁。于是,转过头来,这位心中有事的官家复又率少数骑兵,带着张俊、王彦、刘晏、虞允文等能够长途奔驰的近臣先行转回济水,然后顺河轻驰西归,一路往东京而去。

    一千两百里,花了十日整,不算是最快,但也绝对称得上是千里大转进了。

    之所以如此匆忙,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赵官家已经缺席了今年冬日好多事情……国债固然是他之前一回京就签好的,但国债发售却只是内侍省、御前班直与户部自行其是;蹴鞠联赛决赛最终如常举行,却只好请了两位太后出来坐包厢,然后吕公相出来颁的奖;其余种种也多类似……而如果再这么下去,说不得京中就会出什么乱子。

    故此,好说歹说,这位官家都算是没有耽误第二日,也就是腊月廿六日的太学问政了。

    毕竟,这件事的重要性不是其余事情可以比拟的。

    这里必须得多说一句,经过数年的承袭,太学问政如今已经很有仪式感了,也有了特定的流程。

    一般而言,从上午开始,先是宰执以下诸位重臣们自己捧着稿子,在官家眼皮底下,对‘太学生们’讲述自家部门在赵官家领导下于本年做出了何等功绩,很有叙职汇报的感觉。然后中午会有小憩片刻,方便很多人私下交流。下午则是重臣们被提问的环节,虽然依然持开放式的问答,但一般之前半月内,邸报上就会对相关核心问题进行预热,做个大略引导,而赵官家本人也会在此时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让相关部门出来回答相关问题。

    回到眼前,这一次,可能是所有人都知道赵官家旅途劳累,也可能是之前这位官家负气而走近两月的事实使得京城内的政治气氛有些不好,更有可能是这位官家端坐于上却一直蹙眉思索,状若心情不佳……所以这次问政,并没有多少人肆意扯淡,招惹赵官家。

    但殊不知,没有人当面拷问赵官家,赵官家却一直在拷问自己……或者说,从那日马扩转身离开后,这些天他就一直在问自己一个严肃的问题——怎么才能养精蓄锐以达到北伐的需求?

    理论上,国家财政是渐渐好转的,说不得,等个七年八年,国家就会恢复往日全盛时期的八成水平,到时候足可在养三十万精锐的同时,满足其他日常开销,然后进行大量的贵金属、粮草积蓄,以备北伐。

    而这也正是很多保守派大臣期待的那般,也正是赵玖老早否定的方案……选这个,还不如一开始选择去扬州呢,那个更稳妥!

    当日为什么要留在淮上?还不是不忍弃中原!

    今日为什么要这么焦急?还不是不忍弃两河!

    有些东西,不是拿出算盘,噼里啪啦一顿算,哪个哪个最合理就要如何做的……国家心气、民族整合动力,都是要考虑的。

    但如果不等这么久,又如何能在养兵之余积蓄出足够三十万人北伐的粮食、马料、布帛、贵金属?仅靠他缩减后宫支出?

    须知道,到了眼下,是不能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绍宋简介 >绍宋目录 > 第8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