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营,逢遭此变,当知寇心。久从此贼,终必无成,一朝祸起,变生肘腋。幸福祸相依,收有桑榆,诸将克复上京,远守陵寝,勋书丹青,像列云台,当携民西行,远避纷扰,厚爵荣禄,一如故旧,青牛白马,共为鉴证,苍狼松漠,同观宣示。
报虞允文书宋-洪涯
彬父吾弟,获鹿一别无恙?向者未及一诀,而金虏已崩,兄思王事当先,棠棣为后,随虏北走,建炎以来,此番行止,再而三矣。值五河沦陷,王师挠败,同侪皆没,身为俘囚,然心存大志,忍辱偷生,卧薪尝胆,思图报效。虽天涯海角,山穷水尽,但此身不灭,则吾道必存。今日回顾,乡里俨然,天子雄杰,必有中兴,可称虽死无憾。
余自陷虏营,艰苦日随,剃发易服,血泪满心,观渊而不嫌水冷,志怀北海;目刃而未遇头瘙,心思宫雁。生人之苦,俱已受矣,以惶惶华夏,为腥膻穷囚,寒来暑往,白驹过隙,日落月生,斗转星移,念故国亲朋,倚门而望,思先冢坟茔,松柏青青。煎心熬血,恍惚累恸,嚎啕则闻者蛮夷,泣涕则泪落异土,惶惶终日,辗转彻夜,梦寐之中,魂悸之时,唯倚窗南望,可安一心。
今四海大定,家积余庆,圣主寿康,国祚绵永,戎行有终,治世期临,而仆身不能沐,目不能睹,茕茕孑立,力竭计穷,身遭白刃,死刑虏俗:血祭血神,颅献颅座,一葬草野,一累京观。或有异日,君来燕京,念有旧情,使亡魂归乡,骨为宋鬼,已足见哀矜,更复何望?另有一作《风筝》,盼得君传:蜩鸠宿曲蒿,落凤栖梧桐。夜静岚鸣起,弦声响碧空。知音解曲意,忍辱作北歌。自落青松顶,何衔桧木红。
第8章:医国——谖兮Hil
杨沂中望着面前的一大堆药材,眨了眨眼。
为了不让可能的有心人打探清楚宫内用药明细,他亲自挑了两个班直带人将城南药材货栈中与伤寒沾边的药材照着各五十两的分量一网打尽。可当大包小包真正摊在他面前,作为一个连麻黄柴胡都分不清楚,更别提挑出哪堆是羌活哪堆是独活的人,他还是怔了一下才回过神来。而这一怔就让一直狠狠盯着他的潘国丈瞧出了破绽。
“早听人说杨统制忠心不二,旁人难及,老夫今日算是领教了。但统制莫要忘了,你大可在这边慢慢对着医书拣选,官家的病却是耽误不起!”潘国丈眼神中的怒火几乎烧得化成实质——明摆着被当面怀疑人品、侮辱业务水平,却顾忌着皇城司的名声不敢和他撕破脸皮。将心比心,若不提官家二字,杨沂中几乎都要生出几分怜悯。
然而此刻他只是语气平平地开口道:“既然如此,还请潘医官确认,若无药材缺失,等这边御药局博士监督称量好分量,便可送去照方煎药了。”
“——人参、薄荷、茯苓、半夏……倒是齐全。”潘永寿仔细辨认了一圈,哼了一声,从牙缝里勉强挤出了承认。而杨沂中心下稍微一松,挥了挥手,示意身旁等待已久的班直们开始拣药。一时间,从立在他身后的亲信统领到误入现场被勒令不许离开的青衣仆役,一院子大气儿不敢出的人仿佛解除了《西游降魔杂记》里的定身法一样,有人急匆匆发号施令,有人笑谄谄小心应声,招呼清点搬运洒扫,立刻忙碌或假装忙碌了起来。
可贵妃之父望着有意无意绕开了院子中间这小小风暴中心的人群,终是咽不下这口气,“官家春秋鼎盛,偶尔染了时气,及时诊治,必无大碍。”他转身上下扫了杨沂中两眼,冷笑一声,“倒是杨统制,老夫观你面热心忪——真可惜此处还差着一味白矾,一味南星,否则定要为杨统制仔细配上一服玉芝丸,岂不公私两宜。”
说罢,潘国丈根本不等杨沂中回复,便拂袖而去。
“扑哧。”
杨沂中回过头,看着不远处被皇城司连哄带强邀过来监督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