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9章
时,宗泽却已经病入膏肓时日无多,正如词中所描述的那般: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终于认识到谁对我最重要的人时,斯人却已经走远。也就趁势引出了本词的第四层意思,即作者的悔恨与歉疚。继位之初,赵玖曾一度丧失抗金信念。三个月内,李纲罢相,宗泽被遗弃东京,河北防务全面裁撤,朝廷也准备逃往扬州。虽然赵玖最终转变思想坚持抗金,但之前的行为早已深深伤害了宗泽与其他抗金军民的感情。故而此词也是在向宗泽承认错误,并向宗泽立誓此生定要光复两河。当时素有气节之称的万俟卨也称赞:“见此词,便知宗留守会放下过往种种,畅怀而去矣。”而宗泽在临终前也认同了赵玖的转变,相信他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帝王。

    而词的最后一层意境,则充满着对未来的希望。“美人”虽然只出现在了灯火阑珊处,而已经重新振作的赵玖与大宋朝廷还会眼睁睁的看着她走远吗?抗金的局势已经好转,胜利的希望业已出现,接下来,赵玖将同他的国家一起,朝着使大宋再次伟大的梦想前进。他们的目标一定要实现,他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青玉案》不仅有着高超的技巧、华丽的文字与丰亨豫大的繁荣,更有着国破家亡的伤痛、有着伟大帝王的自省与成长,有着君臣之间的理解与认同,更有着坚定的信念与希望。短短六十六字的小词,所蕴含的情感之丰富,内涵之深刻,却犹如钱塘江潮般层层推进,使人心潮澎湃。故而千百年来一直受人尊捧,最终获得了“宋词第一”“天下第一词”的美誉。

    山坡羊?潼关怀古(1)

    宋赵玖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2)。望西都,意踌躇。(3)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5)。

    注释:

    (1)山坡羊:词牌名,宋世祖精通音律,此为赵玖自创新曲。

    (2)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

    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指波涛汹涌。

    “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表里:即内外。

    (3)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4)伤心:令人伤心的事。秦汉经行处:秦都城咸阳和西汉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

    (5)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创作背景:

    建炎三年初夏,赵玖刚刚结束三年的流亡生涯回到旧都不久。零距离体会过民间疾苦的赵玖与公相吕好问讨论并批判了宋神宗时的宰相文彦博一句争议颇大的话“陛下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认为“天子当与百姓治天下”。并在两日后,委托吕好问将此词转赠于时任关西制置胡寅。

    解析:

    全词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一个“怒”字,写出了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绍宋简介 >绍宋目录 > 第12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