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章
    在惹真波识趣地“退让”之下,这场使臣献宝的插曲才算揭过。

    须臾之后,大殿之内歌舞复起,众人把酒言欢,而高台之上被挑开的珠帘却早已放下,毫不留情地斩断了台下之人或明或暗的窥探目光。

    外宾敬过酒后,就轮到百官公卿,梁晟为众臣之首,自当充当表率。

    他在人前总是进退有度,对待姜似锦也不似私底下那般“僭越轻浮”,恭恭敬敬地敬了酒后便要折返就坐,可临到头却又突兀地问了一句,

    “不知臣进献的贺礼,可合太后心意?”

    “端王送的妆奁精巧无比,我十分喜欢。”

    外朝内廷所进献的贺礼数不胜数花样繁多,姜似锦自然没有心力一一过目,多数由扶珠记录收纳,但重臣贵戚送的礼,姜似锦就会格外留心。

    他记得梁晟送的是一个错金卷草纹紫檀木妆奁,妆奁上下左右被分成四排十六格,每个格子只消轻轻按下,就会自动伸出,再按一下,又能主动缩回,用来存放首饰再合适不过。这小玩意儿虽不是什么稀世奇珍,倒也别有一番巧思,姜似锦说他十分喜欢倒也不全是恭维之语。

    “甚好。”

    得到肯定答复,梁晟好似满意一般,终于回身入席就坐。

    接下来,轮到的是文官之首沈从易。他是守礼之人,言行举止都可勘为众臣模范,自然不会无端问些容易节外生枝的话,简单敬酒后便要退下,还是姜似锦主动说了句,

    “沈相送的《陇右风物录》我很喜欢,这是孤本吧,难为沈相还能找到。”

    没错,姜似锦的生辰,沈从易送了一套书作为贺礼。

    这到不是沈从易敷衍,《陇右风物录》由百年之前的一个游侠写就,因为年代久远原本早已散佚,唯一流传的一套抄录刻本也不知所踪。姜似锦曾在某次延英殿议事时简单提起过,谁知沈从易还真上了心,找到了这套孤本。

    “太后枕经籍书,笔耕不辍,为天下士人学子垂范,能为太后寻来所需书籍,是臣之幸。”

    沈从易这话自是带了恭维之意,他不过随口一说,姜似锦也只随意一听,他见人无意寒暄,便也挥挥手放人离开。

    而沈从易之后,接续上来的则是李鸿岳。

    透过珠帘之间的孔隙,姜似锦隐约看到一个的挺拔身影渐渐走近,比之四年以前,这人身量好像又拔高了不少。

    可随着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姜似锦心中却陡然生出一股慌张之意来。

    李鸿岳回京不来见他,他心中有怨,可真正离得近了,要说话了,竟有一种近乡情怯的复杂感觉。

    李鸿岳最终在垂幕之前站定,他姿态飒然地掀袍行礼,清朗的声音也透过珠帘传到姜似锦的耳边,

    “臣李鸿岳,恭请太后圣安。”

    “建武将军...不必多礼,”姜似锦的声音有些颤抖,他想尽量平静地同李鸿岳对话,可曾经共处的回忆却忽然如潮水一般涌进脑中,叫他招架不及,不由自主地关心起李鸿岳这些年的经历,

    “细细算来,将军驻扎北境已四载有余,这些年将军过得可还算好?”

    “蒙天恩庇佑,臣一切安好。”

    “如是甚好,甚好。”

    宽大的袍袖之下,姜似锦正无措地捻搓着手指,他心里有许多话想问,还未及说出口,李鸿岳却已从一旁的太监手中接过酒盏,向他祝起寿来,那些祝寿词左右不过是些套话,他是在摆明态度不想同姜似锦多说话。

    姜似锦心中黯然,面上却还要波澜不惊地回应。

    一来一回间,两人竟真疏离得像那等离心离德的君臣一般,客套而陌生。

    望着李鸿岳毫不留恋的折返身影,姜似锦喉间抑制不住地涌起一股酸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禁宫春简介 >禁宫春目录 > 第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