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0章
,姜似锦当晚就失了眠,他于榻上辗转反侧,害怕仍在岭南平叛的李鸿岳感染瘟疫。

    而细细算来,今日竟已距李鸿岳上一次上表过去了大半旬,这不禁让他更加忧心忡忡。

    两人之间并无书信往来,李鸿岳的消息姜似锦多数从梁枫处得来,可现在梁枫朝务繁忙至极,又极其敏感多疑,他不愿增加梁枫的负担。

    就在这样的百感交集中,姜似锦迎来了沈从易的求见。

    其实从暴露男儿身的那天起,姜似锦就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日,他已有心理准备。

    两日之后,他选择在清辉殿接见沈从易。

    相较于延英殿,清辉殿的位置稍偏,却更适合谈论机要之事。

    明明距梁枫大婚之日已过去十几日,可要再见沈从易,姜似锦还是莫名觉得紧张,不只因为对方知道了他的秘密,也因为那晚的交颈缠绵和耳畔低语,总会不时脑海浮现。

    相较于他的意躁心浮,阶下神色漠然的沈从易显得格外的风轻云淡,好似...好似他根本没有受到那晚之事的影响。

    姜似锦自扶珠手中接过沈从易呈来的奏状,发现竟是一封书信。

    他疑惑地看向沈从易,对方却微微躬身,道,

    “因事涉机密,还请太后屏退众人。”

    姜似锦会意地屏退了众人,一时间殿内只剩下他与沈从易。

    来不及问得更多,姜似锦就已被手上的书信吸引,只因信函外写有“沈兄亲启”几个字。

    铁画银钩,力透纸背,只消一眼,姜似锦便认出这是李鸿岳的字迹。

    这些年,他几乎能通背那本棋谱上的批注,对于李鸿岳的字迹自是再熟悉不过。

    只是姜似锦没想到沈从易会将李鸿岳写给自己他的信转呈给自己,总不是沈从易会读心之术,知道他正担忧着李鸿岳吧。

    这般想着,姜似锦不由抬头看了一眼沈从易,却发现对方亦在看他,四目相对间,姜似锦很快收回了目光,为了掩饰尴尬一般他拆开了信函。

    这封信的确是李鸿岳写给沈从易的,落款时间是十日之前,内容说的亦是李鸿岳在平匪途中的见闻。

    此次大旱,岭南道受灾最重,可临近的剑南、黔中、江南二道情况亦不容乐观。粮食颗粒难收,苛捐杂税却不减分毫,百姓不堪重负,不少人脱籍逃亡,小部分落草为寇,可更多人却是卖身为奴,隐匿于当地的豪族世家。

    在籍之民减少,必会影响赋税征收,赋税不足则朝廷各项开支皆受掣肘,长此以往,国库空虚,但凡遇到天灾人祸,社稷危矣。而与此同时,地方豪强却趁机广蓄奴隶,兼并土地,其势力日渐膨胀,若任其坐大,轻则横行乡里,重则割据一方,恐会后患无穷。

    李鸿岳又在信中写到:匪寇之辈,虽啸聚山林,不过乌合之众,不足为惧。然四道豪族,占田宅,集宾客,蓄私奴,结朋党,恣横跋扈,实乃大患。

    他也提出了解决之道,希望朝廷能广开粮仓,加大监察,赈济灾民,以稳定人心。

    书信的最后李鸿岳终是没能藏住私心,他先是问候了沈父与梁枫,后又写到:今岁天热,弟闻太后酷爱临水嬉戏,又喜食酥山,然太后凤体抱恙,若贪一时寒凉,恐坏了根本,万望沈兄从旁劝诫。

    言辞切切,拳拳之意,已是跃然纸上。

    看到此处,姜似锦紧蹙的眉终于舒展几分,一来为李鸿岳平安无事,二来为他对自己的关切之语。

    心中动容,嘴角便不自觉地浮现笑意,可一想到沈从易就在身旁,他又抿抿唇,将笑意轻轻压下。

    李鸿岳对他的喜好如此熟悉,也是因为两人在落花亭的那段交集。那时夏日,每逢暑热姜似锦总爱在落花池旁玩水嬉闹,李鸿岳不知他身体浮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禁宫春简介 >禁宫春目录 > 第2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