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踪。
沈从易在回信中提及的关于姜似锦的只言片语,他总会反复回味,若不是疫病缠人,他早已快马回京,何至于耽搁至今。
今日,终于又见到了日夜思念之人,李鸿岳面上虽云淡风轻,心底却是百感交集。
“今上蒙天子洪福,下赖将士用命,臣才得以不负所托,平乱归来。
近在咫尺的人,眉眼鲜妍,风韵绰约,可李鸿岳在心中将姜似锦描摹过千百回,所以只消一眼,便看出了他的变化,
“太后比之几月前,似乎清减了不少。”
姜似锦诧异他的敏锐,稍稍举杯道,“暑热难消,胃口不佳,所以清减了些,劳烦李将军记挂。”
两人喝过酒,便各自归位,席间亦再无过多交集。
但李鸿岳似有似无隐晦追随着的目光,姜似锦都清晰感受到了,他端坐于高台,心里因为李鸿岳的瞩目而有些微紧张,也有一丝隐秘的欣慰。
对方好似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冷漠,或许今夜便能寻得时机,将两人间的误会澄清。
心中正思虑着,姜似锦陡然偏转目光,却发现阶下坐席间的梁晟正静静地盯着他,不知已这般瞧了他多久。
无
第30章第三十章
没由来的,姜似锦的心脏猛跳了一拍,明明他与李鸿岳之间清清白白,可在梁晟近乎冷锐的眼神下,竟生出一种孩童做错事被抓包的心虚感。
上次碧波亭中,梁晟本就对他和李鸿岳的关系有所误会,方才一番眼神接触叫他瞧去,不知又要被作何解读。
不过无论如何,发生的这个小插曲都让他不敢再肆无忌惮地打量李鸿岳。
酒过三巡,殿中起了歌舞,穿红着绿的舞姬们轻甩水袖,姿态翩跹。
气氛正欢,姜似锦应付了几波朝臣敬酒,便觉得有些兴味索然,他小心翼翼地观察过梁晟的神色,发现男人自刚才的注视之后,便一直惬意地与身旁人把酒言欢,似乎不久前那饱含深意的冷沉眼神只是姜似锦的错觉。
殿中人语汹汹,又过了几盏茶的功夫,姜似锦觉得胸中烦闷,无意扫视阶下一圈,却没有捕捉到李鸿岳的身影,问了扶珠才知道他已经出了宴厅。
李鸿岳离席,姜似锦便有些心不在焉,耳畔悠扬的丝竹之声好似都变得聒噪,又坐了片刻,他终是忍不住起身。
梁枫见他离席,忙问道,
“母后可是要回长安殿?”
“这殿里闷得慌,我出去走走。”
“要儿臣陪您一起吗?”
姜似锦摇摇头,梁枫懂了他的意思,忙吩咐管桓,
“夜深露重,给太后披一件披风。”
姜似锦出了殿外,便是想去寻李鸿岳。
李鸿岳的误会一直让他如鲠在喉,总想着在合适的时机澄清,只是两人见面的机会并不多,现在他又甚少召见朝臣,碰面的次数就更屈指可数。
或许今夜就是个机会。问了几个巡夜的宫人,都说瞧见李鸿岳往凤栖阁那边去了,姜似锦便也慢慢循迹而去。
仙居殿回廊曲折,姜似锦绕上凤栖阁,可里面空空如也,找了一圈也没见到人,他只能立于阁前凭栏眺望,然而视线所及只有被秋风摇落的草木和寂静的长阶。
高处风大,四角的宫灯都被吹得摇晃,空旷的阁楼没法久站,姜似锦失望地紧了紧身上的披风,提步离开。
垂眸间,不经意的一撇,却在长阶下的花苑中发现了一道酷似李鸿岳的身影,姜似锦顿时欣喜不已,连忙提步去寻,只是这路上的连廊一折又一折,徒增了许多路程,眼见着就要看不见那道背影就要消失不见,姜似锦只能不顾仪态地小跑起来。
衣衫繁复,有困脚之忧,他一路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