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恐他一个不高兴直接出兵,从根子刨了他们几百年的家当!
但这样一来韩元帅就犯难了,这么点东西怎么够看的。最后也不知道哪个天才给他出的注意,说是当初金国人大肆任用这些燕云汉儿为官时,这些天杀的汉奸为虎作伥,迫害河北百姓比真鞑子更甚。还有石州那边的老人托家族中在御营当差的后生实名告状,说有个伪官,中了粘罕元帅府的进士,做了知县,先自己剃了头,然后立在街上,让街上百姓头发皆不许越过他的头发,否则便要斩首,可怜他老汉的儿子不幸剃头晚了,就给砍了脑袋。
这还了得,别说韩世忠,就是胡寅也忍不了。一经查实,立即将此人缉捕归案处死,全家入罪,罚没家产。
如果事情只到这里,那就好办了,可是韩世忠竟然以此为契机,开始大量清查在金国为官的汉儿。别管在职辞职的,草菅人命的,杀!贪污渎职的,杀!在大宋有功名还出仕的,杀!......短短十日,真是刀光剑影人头滚滚,燕云大族起码少了一半人口,另一种的“天街踏尽公卿骨”。等胡寅反应过来及时叫停之后,别说世家大族了,就是中产之家也是人人自危了。
这贪生怕死是人的本性,虽然畏惧北伐大军,可你要把人逼到份上了,那可是会出大问题的。比如已经有人开始偷渡高丽甚至投奔完颜氏,甚至干脆和执法的军士拼命,造成了小规模流血事件,这无疑给整个燕云地区的治安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要知道当年金国统治之下不少人也是被逼着当官的,你韩秦王这么搞,那咱陛下说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还有啥意思?
吕本中听到这里,也是道:“秦王确实过了,南北分隔百年,家父都说过燕云汉儿已经不把南方人当同族了,如此杀戮,雪上加霜,不知道要费多少力气才能弥合。”
范宗尹看了他一眼,没想到这个只会写诗的老公子竟有这等见识,看来果然是不能小看任何人。至于官家为此气急败坏的写了信一千字不带重样的大骂了韩世忠一顿,他们则是不知道的。
却听吕本中又问道:“不过这些女子又是怎么回事,秦王从龙最早,怎么会不知道官家从不渔色?”
第3章
韩世忠的愚蠢(下)
这点别说韩世忠,就是从岛国来求前程的平清盛都知道,官家登基十年就俩妃子,立志和骄奢淫逸划清界限。他吕本中当年在平西夏的时候出于政治考虑想给老大介绍一个党项族皇妃都被拒绝了,没道理这些家都被抄了的燕云名姝就有啥特别的,值得韩大王冒这么大风险进献。
谁知听了这话,范宗尹那白白胖胖的脸上尴尬之色越发明显,半晌才道:“此时,倒也,不能全怪秦王........是小宗他”
这事得从头说起,话说宗颍作为宗泽的长子,又曾被临终托孤,赵官家不管出于什么考虑,是一定会好好栽培其人的,不说保证入阁拜相,怎么也得有份前途事业,所以在他守孝期满后,先是以辅佐宗泽收复东京的功劳赐予同进士出身出去做了一任县令,建炎七年,又召回身边来做中书舍人。
不过,宗颍再是绝顶功臣之后,也没有了八公山上的前辈胡寅、林景默的艰苦与际遇了。那时赵官家真是无人可用,因此这批人但凡坚持住的,几年之间扶摇而起官至尚书甚至宰执。可到了这时候,不是文曲星下凡,当官不熬资历已经是不可能了。但是赵官家在杭州驻跸期间也发现了宗颍一个优点,那就是善于统筹,做事细心。于是北伐胜利后,赵官家决定迁都后,就把他扔到了燕京,先给胡寅打杂,顺便收拾一下残破的宫殿。
话说燕京自辽朝萧太后时就营造了宫殿,百余年下来自然也是气度不凡,但是这十几年间屡遭兵祸,祸害的也是不轻。这倒也罢了,毕竟宗颍等都知道这是临时性工程,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