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范仲淹夫人李氏就说:“那天我在屋里洗衣服没出来看,外子回去就跟丢了魂似的,我问他就发脾气,别人也是李纲长李纲短的,到底怎么回事?”
寇准夫人宋氏,同时也是太祖宋蕴皇后的妹妹说,“其实就是两段影像,李纲重新起复为西北使相了,把西辽的使臣训的七晕八素,他们看了都酸了呗。”
晏氏叹息道:“那何止是酸了,简直是吃饺子不用蘸醋了。我夫君回去简直想哭,爹爹也病怏怏的样子,他们一辈子做了国朝的宰执,却在契丹人面前硬气不起来,檀渊之盟不用割地就算侥幸了,可见着李纲如今这样肆意,你叫他们如何不难受,真是恨不得一个个还阳去踢开李纲自己来。”
宋氏又道:“我听说这位官家说国朝儒家皓首穷经三百年,不如太宗在高粱河打一场胜仗,现在看来还真是大有道理,花钱买来的和平总是靠不住的。”
王安石夫人吴氏走出来道:“宋姐姐说得对啊,不过还是先想想各自的夫君吧,我看再这样下去,都要生病了。”
宋氏道:“那有什么办法,你也别太担心了,靖康耻的时候都挺过来了,现在酸就酸呗,只是这李纲要是下来此处,别说我等姐妹的相公了,估计就是宗忠武吕忠肃他们都不顺气。”
大家都是建炎朝的宰相,凭什么你整天耀武耀威!凭你活得长啊!
第119章
遗孤教育问题
找到了张永珍的孩子后,赵玖睡的都比以往踏实,已经盘算着什么时候再去一趟八公山给烈士一个交代,但现实往往比理想骨感。
首先是张通,这小子去武学三天就被送回来了,那纯粹还是博士看着官家的面子没敢说开除,暗戳戳地表示咱们这里好歹是文武双修的最高学府,就算不是个个都是王世雄和岳云,你也不能送个大字不识三个还是个骨瘦如柴的家伙来啊。
尤其是还特别不能吃苦,一肚子小聪明,看着就是奸猾之徒。
赵官家能怎么办,他只好认命地把人领回来,反正也没打算让张通去当兵,万一一个不小心壮烈了,他可就真对不起张永珍了,但是十几岁的孩子明显有些市井毛病,他也不能不管。但是环视身边,不是学士也是进士,好像谁教育都不合适。
于是赵官家认命地给他找了个学问据说不错的教谕先生给他启蒙外加教做人,这位先生还是郑州人来的,叫什么叶昆梧,虽然摇着羽扇看上去神神叨叨的,但对这小子还挺有耐心,赵官家旁听了一会儿,也觉得至少价值观正确,“官家养你一辈子,不成问题,谁也不会说他薄待功臣之后,然后呢,你的子子孙孙都当废物,一辈子靠着祖宗的功勋等着别人赏饭吃!”
张通被说中了痛处,开始好好学习,争取做个有用的人,不要给英雄父亲丢人。
但对比张通,张莲的问题就大多了,这个世界对女人总是更苛刻的,纸里包不住火,赵官家让梁肃挑人嫁过去让她开始新生活,她一开始还是有点小期待的,虽然遭受战争的摧残,但是这个世道大多数女孩子还是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能够相夫教子度过余生的。
梁肃办事还是很靠谱的,再说官家这样做也符合他的儒家价值观,于是千挑万选找了一家从相州迁过来的打铁铺店主,是退伍军人,家境殷实(赵官家给的双份军功授田),死了老婆没孩子,正想再找一个。听说知县再给一个烈士遗孤找对象,很积极报名了。双方见面,都很满意,婚期都定了。
但事儿就是这么寸,这打铁汉子有几个从小玩到大的弟兄在御营前军和海军当差,听说大哥要娶老婆了都很给面子地请假来送贺礼,然而其中一个居然曾经跟张莲相好过,还知道她跟金人的旧事——当年拿这个当招牌来着。
打铁汉虽然也知道世情艰难没指望她是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