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4章
    ——小剧场番外——

    网友评论

    在这个封建社会啊,天灾人祸是相当可怕的,比如说北宋的建炎十三年底一场冰河期,尽管在位的宋世祖全力救灾,但是造成的损失依然十分可怕,据官方统计数字,冻死百姓不下十余万,这还是官府不断抢救的结果。

    但正因为在位的是宋世祖,这次危机也成为了一次机遇,使他大力发展煤炭工业。被煤矿界奉为祖师爷的洪遵就在这个时候横空出世,先是研发了煤饼,然后进而改成煤球,蜂窝煤。使得此后冰雪对于人民的伤害大为减轻。

    这些事情在世祖爱女寿春公主赵神佑的名作《碳火图》十四卷中有着明确记录。

    但不知道为什么,在隔壁一个国家竟然说蜂窝煤是他们的专利。难道说什宇宙都是他们国家发现的?

    第134章

    公主要出嫁

    赵官家都被这一波又一波的坏消息整的麻木了。

    这次是新开辟海疆域新航线下,张俊的船队也是在试航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只是张老财这次赔大了,估计得哭一场,赵玖暂时他也没有心力去安慰。只是写了封信,大体的意思是说,世界很大,发财的路很多,你不要灰心。做买卖,哪有稳赚不赔的?

    张俊就是难过的半夜在被子里哭,也不敢跟官家哭穷啊。他这么些烦心事儿呢?只好表示自己完全能够应付,请官家放心。

    不过赵官家这个年过得虽然糟心,但是由于他在太原府那么一坐,上下居民都变得老实起来,对于稳定西部大后方的好处肉眼可见。要不死亡人数这么多,官兵素质又达不到,民风彪悍的西北人民,说不定可能真给他来场起义。

    春耕有惊无险的度过了,具体收成怎么样,还得看老天爷今年给不给面子。赵官家只是尽人事听天命,自己又亲自跑了田垄上挥了挥锄头。鉴于这是建炎天子的一贯作风,近臣们都已经表示理解,河东人民则看了个景象,都啧啧称奇。暗地里非议官家说不定真不是那宋荒灵帝的种。

    那位在的时候,田地草地都去给他养羊了,现在的官家呢?听说还在桑树鱼塘呢!

    另外春寒过去,赵官家居然在太原举行了一次太学问政,召集了河东、大同、宁夏和秦凤四路的知识分子和问政,同时商人也可以参加。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河东地区人民的活跃度。虽然还是跟杭州那次一样,有的人在官家面前话都说不利索。连宗颍都觉得什么玩意儿,但无疑大大增加了这些人的政治热情出来,成为建制派,减轻了不少抱怨。

    毕竟说一千道一万,这还是一个皇权社会。一个威望巨大的中兴之主愿意见你,听你的建议,对于不少人来说,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退役的老兵代表被召集来,赵官家对他们就更加耐心了,仔细的询问了有无被苛待现象。

    把这些几辈子老西军的人都给感动的要哭了。

    再有,由于洪遵后续研究出色,煤炭不仅可以取暖,甚至还发展了不少别的工业措施,而风车技术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太原民生回复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

    眼看如此,残春三月,赵官家也只好告别了李晋王和宗知府。带着浩浩荡荡的近臣队伍重新返回了离开一年多的东京。

    但是他到了东京,屁股还没坐热呢,就收到了远在汤阴的岳飞的之加急信件。

    这位历史上原本的民族英雄,赵官家最亲近的武将,生平第一次对赵官家提出了私人请求,恳请他尽快下降公主,为岳云和佛佑举行婚礼。

    按说他这样叫不知轻重,但岳飞也是有苦衷的。因为岳母上了年纪,一场春寒导致病重,眼看药石无灵,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大孙子娶上媳妇儿。

    那可是岳母,赵官家心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绍宋之后简介 >绍宋之后目录 > 第3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