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业。
不说别的,金国早已跌入历史的尘埃里。铁木真就算发展壮大,也没法通过野狐岭之战从金国抢夺铁器和武器,发展壮大自己。——因为那本来就是宋朝的东西,赵官家北伐成功之后,早就已经勒令清国交出来了。
但该防备的还是得防备。赵官家先是温言问了他的家庭问题。嘱咐他好好努力当差就会给他的母亲以诰命,弟弟以草原,保证他的家族得以生存。这对于太上皇来说,不过轻飘飘的一句话,但对于尚且年幼的王大海来说,可是弥足珍贵。让他有千般万般的不服,也只好咽回肚子里。
可就算这样。赵宋太上皇本着小心不亏本的原则,从没有想过把王大海,也就是铁木真放回草原去。而是一直把他留到御前班直里,等到他驾崩。就把他调到了皇太子赵祉手下,总之,好好学习先进文化,努力在大宋做官吧。
这话太上皇赵玖并没有下明旨,因为说实话,他也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对一个小国王孙如是重视,而又不一刀宰了,干脆就以口谕的形式告知子孙。
王大海初始也有些别的想法。但是,时间是消磨一切的良药,随着他自己在燕京落地生根,娶妻生子。曾经的雄心壮志,也在见识过大宋真正的实力之后,慢慢烟消云散。
其实做一个宋人倒是也不错。
(这次是真的完结了)
新文《武当女弟子家父俞莲舟》已发布
武侠衍生文,致敬金庸大侠,一直觉得倚天故事虽好但对于赵敏过于偏爱,也对武当七侠的手足情最感动,神雕中郭杨三代世交的结局,都在新文中由活泼可爱的小阿翘解开。
总之,武当有个小师妹,妈妈来历不简单,长大后对明教和六大派来说更加不简单。
新文《后宫之怀淑帝姬》已发布,求捧场
《后宫甄嬛传》的同人,写身世成谜的怀淑帝姬在正章朝的后宫里长大,似水流年间窥看各位母妃的心结与故事。
求评论和关注,谢谢,已经存稿十万字不会坑的。
第182章
番外之李秀之(感谢打赏加更)
李秀之的老子叫李纲。
这是许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即使他本人建炎十一年科举一甲及第,入朝三十余年,官至参知政事,但是直到绍兴年间,一些南来北往的人还是会对后辈这样介绍他。
倒不是李秀之不好,而是因为李纲太特殊。建炎朝第一名臣,曾经于天下崩溃之时力主抗金稳定朝纲,被中兴之主亲口承认的一时之楷模,百年养士之菁华.....当然还因为不知兵葬送过赵宋独苗,年老发挥余热时还差点在宋辽边界殉国,连累李秀之去当了人质.....可以说,李纲注定会在历史书上光芒万丈,作为他的儿子,李秀之即使足够优秀,也不免会被掩盖光华。
正如当今的绍兴天子,明明单拿出来说也是个优秀的君主,但是四方百姓臣工总会暗暗把他拿来和其老子——一手挽救天下,把大怂变成大宋的太上皇赵玖相比,然后暗暗得出一个不太好宣之于口的结论。
但李秀之却是幸运的,因为他在绍兴二年做出的事,让他摆脱了父荫,成为了一代士林称赞的名节之士。
这事说来也简单,当年都省首相胡寅去世,接班人选就是赵伯药和李秀之两位,而一个宗室一个名臣子弟,资历差不多还真不好说,但李秀之自己把自己判了出局。
不仅是出局,他还差点被气头上的官家赶去了安南路,最后还是枢密使虞允文和御史中丞杨万里拼死阻拦,前任御史中丞胡铨更是威胁今上要是李秀之不测他就去东京当着太上皇的面自尽。才把这一位没有他父皇那么头铁的赵昶天子逼得退了一步,改任李秀之为翰林院学士,派到杭州养老去。
那么一向圆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