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1章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不是他们偷懒拿人间的旧词充数,而是建炎以来主要就是好事,史家不幸诗家兴,有几个还能愁苦写出送别诗来,就算后来有所改变,也没了那个感觉。

    第二天,寇准等人就按照投胎时间纷纷走了,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他们留下不少家具古玩送给投脾气的邻居,算作纪念。也是防着万一宋朝还有动荡祈福用的。又过了几日,汪伯彦等也走了,只留下他们居住过的屋子,留下一丝余味,证明主人曾经存在。

    但很快相公镇的人就顾不上感慨了,因为贾似道死下来了,他仅仅差那么一点就可以下地狱,但很不幸没有,所以韩世忠岳飞马扩就很贴心地帮他做了一个地狱,供体力不太好的相公们往死里折磨他——不对,鬼不会死,但是会受罪。

    第193章

    番外之青田先生刘伯温

    刘伯温是大正十六年落到湖北人陈友谅手里的,那个时候他已经名动天下了,许多汉王的手下都劝他将这为青田先生收归己用。但是陈友谅这个人刚愎自用,没有太把刘基这人放在心上。

    刘基一是自诩为大宋忠臣,二是也看这位不像是得天下的料,故意装出一副无所事事只会清谈的书生样子,果然没多久就成功让陈友谅对他不重视到心烦,派去“服侍”他的人越来越少。成功让他趁机跑路了。

    不过陈友谅说的一句话,让刘基觉得他还有点水平,“孤若遇到的是宋世祖,自然当倒戈卸甲,以求韩、岳之功;如天幸逢宋太祖,当谋全据大江,进图中原,退则两分天下。”

    世祖陛下当然是独一无二不可战胜的,即使是对宋朝当局已经失望的刘基也这么想。

    不过当时朝廷已经无力掌握南方,陈友谅、张士诚和朱元璋打的热火朝天,他绕了好久的路才到了浙西,连家都没敢回没回,直接去了好朋友宋濂家里,正巧的是,他俩的老师,前任翰林院学生兼任太常寺卿黄溍。

    老师出身不凡,乃是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亲叔黄昉的九世孙,双井黄氏十五世孙。更是著名的原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刘基天资聪慧,好学习,由父亲启蒙识字。速度极快,据说七行俱下。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至二十三岁时,刘基赴大宋京城燕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那时的主考正是黄溍,所以他虽然和宋濂、高则诚不一样是拜在黄溍门下,但依旧可以说是文潜先生的弟子。当时黄溍就对这个青年人极为看重,再三向当时的皇帝宋宪宗和宰相张养浩昏君佞臣了。

    但到目前为止,他还只是打算归隐乡野,如同自己的蒙师处州名士郑复初一样教书著文为生,期待后世说不定再能出一个世祖皇帝呢?

    直到他遇上了那个生命中的男人:朱元璋。

    那是大正十八年的秋天啊,这个凤阳出身的和尚已经占据了他的家乡,听说了刘基和宋濂的名声,连夜来请,可怜两人都是文化人,体力不行,没跑成功,就被这么“请”到应天去了。

    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刘基也知道这朱元璋真是活不下去才造反的,而且主事以来对手下和占领地区的百姓那真是一众反王里的菩萨,因此也高看他一眼,给他出主意,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另外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号来招揽天下民心。但是若要接受他的官职正式和大宋决裂,对不起,我刘基乃是辽阳郡王刘晏之后,世沐国恩,决不可能这么做的。

    朱元璋在没有得天下之前,还是很礼贤下士的,好奇道:“宋世祖天下英主,的确值得效忠,但是他死后不过二十年大宋就乱了,难道他的不肖子孙就值得你们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绍宋之后简介 >绍宋之后目录 > 第5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