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她突然想起家乡的海,想起邻家的阿兄,她原本应该是欢快地嫁给邻家阿兄,原本应该是光着脚丫走在海滩上啊!
不过这种奇怪的空白只持续了非常短暂的时间,她便恢复过来。
她眼前又浮现出那双眼睛,那个明艳温润的男人,生得那么俊美,却含笑望着自己。
她只能赌,赌那一刻,他对自己的温柔。
————————
今天无意中看到,35章依然有认为男主为了宠女主,让女儿没花用,以及对赈灾问题没任何反应的。
所以这里,还是解释下:
先说花束,男主先是认为“我女儿用花怎么会用尽南琼子的花,而且生日还有一个月”,后来就说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想必是底下人攀附奉承”。
后面这句,本身是典型的“当权者反思自己爱好给下面造成重大影响”的专用句子,几乎没任何歧义的句子了,女主也不是没读过书,有一点点文化,所以听懂了皇帝意思,所以“捉到皇帝小把柄”的得意(算是对赈灾互怼的小报复)
显然男主觉得,为了自己女儿生日用花,太兴师动众,于是男主不让女儿用鲜花了。
他这个决策侧面造福了女主,女主说你对我真好。
但实际上,女主认为这只是为了宠自己吗?
她其实没那么大脸这么认为啊!
而男主作为皇帝,哪儿不能让人薅一把花给女主,非要大费周章停女儿生日的花这么曲线吗?
他停女儿的花,这是牵扯很大的事,还得找皇后费嘴皮子说道理呢(其实上两个女孩子的用花需求,不在一个档次,不是互斥关系,一个是一杯水解渴,一个是太平洋)
他下这个令真正的原因,一个是一笔经济账(接下来36章他和皇后详细讲了),一个是不希望“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种事情发生,传出去南琼子提前一个月不卖花只因为自己女儿及笄礼,事不大,但听起来不好,对女儿名声也未必好,史书给你记一笔,仿佛多奢靡骄纵一公主,这是男主自己的克制。
(事实上男主先给女主弄到花,两个人开心了,然后再下的令,下令这件事本身已经不能造福女主了,女主当时听着男主分析花的钱财经济,更不可能脸大认为为了自己)
至于这件事造成女主和女儿矛盾,更不至于,男主一堆经济账说给皇后,谁能想到他最初的由头。
而且,堆纱花很贵的,红楼梦里薛宝钗得了宫里头的堆纱花,在国公府这种人家还特意四处送,一人只送两个。如果是特别便宜,薛家哪有脸送小姐,只会说“拿去给丫鬟随便带带”
***********
然后说赈灾
1)“大晖这么大,东海水患也只是其中一桩政务,他花了心思,但未必花了全部心思,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他这个帝王尽心尽责爱民如子。”
皇帝作为一个皇帝,东海发生了什么问题,他自己拨款了多少,这些款项到了东海灾民手中有多少,能恩泽多少百姓,他心里是有数的(你看堆纱经济账,他不是阳春白雪不知疾苦的皇帝,他很会算钱)
所以他说出了“稀汤难道不能果腹”这种欠揍的话,因为他认为,一个弱女子在这种灾荒中能得到几碗稀汤,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实一点说,历代中国,除了最近四十年,不然在任何时代,都应该算是好的了)
2)“这是帝王之过,不曾恩泽天下”
当出于现实考量,他怼了女主,或者说为他的统治辩解后(因为他是人,不是圣人),他也进行了反思,心痛,所以才说出这种话,这里他说的“过”是一个更为宏大的概念,他并不认为赈灾这件事做错了,也不认为哪个官吏错了,这个“过”,反而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