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小姑子刚才的那番话,实在是太让人寒心了。
难怪都三年了,还没跟家里人混熟,她果然跟谁都不亲。
……
刘氏怀着身孕不能往山里跑,宋允棠昨天又出了黄和玉那档子事,赵巧娥一早上将家里的事情忙活完就出门挖野菜去了,一直到巳时过才回到家中。
一到家就发现气氛有些不对劲。
院子里静悄悄的,刘氏闷头在厨房里烧火熬粥,宋允棠的房门微敞开着,显然应该也在家。
因为她每次离开,都会将自己的屋子关起来,这是她的习惯。
“香云,饭好了吗?”
赵巧娥将篮子放在门口的案台上,进了厨房,在望见眼眶有些泛红的刘氏时,心底一惊。
“这是怎么了?眼睛都红了。”
“没事,刚才生火的时候被烟熏着了。”刘香云蹭了蹭眼睛,挤出一个笑容来,“娘,粥刚熬上,还得一会呢。”
“不着急,今儿运气还算好,在河边挖到了一小把野菜,省着些应该够咱家吃上两天了。”她说着,出门从篮子里掏出两个果子递给刘香云,“回来的时候在树上摘的,就这么两个,你去洗了和棠儿一起吃,厨房里的事换我来忙活吧。”
第18章
放在门口的东西
望着手中的果子,刘氏略有些犹豫。
“娘,这样你会不会太累了?”
赵巧娥将篮子里的野菜拿了一小把出来,剩余的洒上水摊在墙角阴凉的地方。
“我从前就是这么过来的,累不累的也就这么回事,你还怀着身子呢,歇着去吧。”
刘氏抿了抿唇,“好,那娘慢慢忙。”
“知道啦。”
赵巧娥笑了笑,望了眼刘氏的背影,转过头叹了口气。
儿媳妇确实是个好的,是个能好好过日子的,自家女儿那性子,往后还真是难办。
富贵人家必定是看不上自家这条件,要是进了寻常农户人家的门,不是她吃苦就是别人吃苦,总归是要受些磋磨。
“唉!怎么办才好?”
……
午饭刚做好,外出干农活的父子三人回来了,私塾念书的柱子和桩子也回到了家中。
“娘,今日私塾换了个夫子。”
赵巧娥惊的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怎么回事?徐先生不来了吗?”
柱子摇头,“不是不来了,徐先生一早去了镇上,叫了他的友人来代课,代课的庄先生是童生呢。”
赵巧娥松了口气。
“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徐先生不教你们了呢。”转而又道,“赶紧去洗把手上桌吃饭。”
午饭仍旧是稀粥,还搭配了一小碗野菜。
吃完饭,宋劲生就去宋麻子那里帮忙了。
天太热,宋金保和宋劲元便在家里稍作休息,过了午时才去田里。
赵巧娥从前就是裁缝铺做过活的,下午便在自己房中绣帕子,至于刘氏,午饭后就一直没出房间。
“砰砰砰!”
敲门声响起,声音不太大,在这燥热的夏日,若不留意,很容易被人忽略。
宋允棠伸长脖子透过窗子往院中望了眼,见没人去开门,心下好奇,这才穿上鞋往院外走去。
屋里做针线活的赵巧娥许是觉得脖子酸胀的厉害,抬起头想扭一扭脖子,正巧看到往院门口走的宋允棠。
“棠儿,这么热的天,你要去哪里?”
“刚才好像听到了敲门声。”宋允棠说着,已经拉开了院门。
院外并没有人,只院门口垫着一张油皮纸,油皮纸上放着一块肉、旁边还放着一份点心和一包蜜饯,点心和蜜饯的下面,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