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送来拜帖邀请卫安华在隔日到泉清院做客。
卫安华笑,“这是个规矩多的。”
隔日,卫安华用过朝食,带着妙仪和妙思出门。
泉清院,守门婆子见到卫安华上前迎接。
江浅荷站在堂屋门口等着。
分宾主坐下后,江浅荷询问卫安华看过什么书?
“读了些三百千、女诫、女则。”卫安华的回答,让江浅荷失望。
“卫大人可是翰林院侍讲学士,怎么只让你读这些?”江浅荷不解,在她眼里以卫安华的出身,应该是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是。
卫安华没忍住笑出声,笑过才为亲爹找补,不是家里不教导,是她不爱读书学这些。
江浅荷很是可惜,她还想着和卫安华多讨论诗书呢。
卫安华闻言,幸好自己不擅长。
不谈诗书,两人说了些花花草草。
中午在泉清院用了午餐。
下午,马芳来了。
马芳和江浅荷看不惯彼此,但这南亲王府也就两人闲着可以聊聊天。
与二人相交,卫安华知道不少南亲王府的事。
比如,南亲王府说是王妃管家,实际是二夫人李云兰管家。
与妯娌相处的日常中,时间快速进入腊月。
卫安华陪嫁铺子的掌柜和田庄的庄头,带着下半年的收益来汇报,同时也见见新主子。
卫安华带着妙琼和妙仪盘账。
卫安华陪嫁铺子共计4间,分别做着饭馆、杂货、针线及糕点生意。
饭馆和糕点铺收益不错,半年各自盈利400多两银子。
杂货铺收支平衡。
针线铺则是亏损,派人去看过,针线铺地段不错,但隔壁是酒肆。男人进进出出喝酒吵闹。针线多是女人买,受了影响。
“针线铺到月底停了,改成卤货铺子。”卫安华对此早有计较。大师傅就用妙音娘。
妙音娘卤煮手艺很好,连一向挑嘴的卫承松都说好吃。
铺子算完,又算田庄收益。
两个田庄都在京都郊外,一个是千亩庄园,产出固定,每年两季粮食,再有一些鸡鸭牲畜的收益,一年折算下来3000两银子左右,扣除各项费用余下2000两左右。
另一个说是田庄不如说是山庄,田地不过百亩余下是山林以及两个大池塘。
田地种的粮食主要供应庄园内的佃户食用。产出主要是果林、池塘内养的鱼及种的藕。一年收益有1800两银子左右。
算完账,卫安华对自己陪嫁铺子和田庄有了了解,没有意外一年她的收益在五千两银子左右。
卫安华未出嫁前,一年花费在6~700两。嫁进南亲王府,开销会多些,一年估摸着2000两银子够了。
每年能余下3000两银子,再有陪嫁的近2万两银子。
手里有钱,底气更足,卫安华纤手一挥,惜时院上下都有赏。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一年最后一次大清扫。惜时院上下在妙琼的指挥下,全部清扫。
卫安华卧房待不得,书房更是待不得,只能来到花园小坐。
刚坐下,听到哭声。
妙音去看,不大一会,带回来一小孩。
“琛儿,怎么一个人?”卫安华把手里的汤婆子塞到顾琛手里。
顾琛抱紧汤婆子汲取温暖,低低喊了一声,“五婶婶。”然后低头不说话。
卫安华眼神示意妙音去找二房通知人。她则带着顾琛去不远处的暖房里看花。
南王妃爱花,花大价钱用琉璃盖了花房。
看着漂亮的鲜花,顾琛不再沉默,询问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