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7章
住,多年未曾重见天日的卷宗,也就这么都被重新翻扯出来。

    谋反、密诏、长公主……桩桩旧事血案,化成墨字依旧触目惊心。

    大理寺卿办了多少年的案子,既然已经看见了,就不可能想不通,不可能猜不到。

    在他手中,早已陈旧泛黄的卷宗,冷冰冰一笔“鹤家子”,化成时鹤春身上数不清的旧创。

    ……

    “他当然知道耀武楼。”

    邀请萍水相逢的孤魂出门看戏的大理寺卿,暂时熄灭火盆、搁了笔,边穿外袍边低声说:“他原本能当将军的。”

    时鹤春小时候想当将军的。

    醉沉了的时候,他这么跟秦照尘说过。

    翻云覆雨易如反掌的奸佞,愣愣看着那双提笔都费力的手,向大理寺卿击鼓鸣冤:“我小时候身手很好……”

    ……何止是“身手很好”。

    耀武楼前折柳,禁军前纵马驰奔,那时的时鹤春根本不是檀香,是灼灼天上火,朗朗能照天地。

    倘若没有那些事……倘若没有后来那些事,时鹤春定然能做将军,披坚执锐定国安邦,立下传世功勋。

    可一封诏书、一杯毒酒,一场逃不脱的生死局,硬生生将天上火浇成了只剩余温冷烬的檀香。

    “我在私下里怪他母亲。”秦照尘垂着视线,声音很低。

    这话本不该讲,无论下谏上还是臣谏君,那毕竟是时鹤春的母亲,也是当朝的长公主。

    可秦照尘依然想不通……那么干净的时鹤春,他捧在怀里都怕染了尘埃的小仙鹤,究竟哪里不好了。

    哪里不好了,哪里不配做鹤家子,哪里不配做一个母亲的儿子。

    从这一场滔天巨祸中逃出来的母子两个,本该相依为命。

    庙里的照尘小师父,从没听过时小施主说母亲一个不字……哪怕时鹤春的身上新伤旧创累累,从未断过。

    从未断过,身心俱疲、从里到外无一不痛的时鹤春,笑吟吟扯着小师父去给母亲买点心,自己只舍得偷吃两块,还要把好吃的那块塞给照尘小师父。

    怎么不能哄一哄时鹤春,不能哄一哄最漂亮、最神气、最喜欢听好听话的小仙鹤。

    怎么就不能告诉时鹤春,他是世间第一流的少年郎。

    这又不是谎话。

    时鹤春本来就是世间第一流,长公主本来就有个最好的儿子。

    就非得每日垂泪叹息,追念当初的那个鹤家子,唬得时鹤春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好……听见小和尚几句笨拙的好听话,就被夸得迷迷糊糊,路都不会走了。

    “我们两个,每次听完戏,下官就背他回去。”

    秦照尘对那位素不相识的孤魂说:“他每次都说,他被下官夸迷糊了,走不动路。”

    这话一次两次小和尚还信,听得多了,就察觉出端倪……时鹤春就是懒得走路。

    当然也有脚筋断过的缘故,时鹤春走远路原本就费力,小时候没钱,自然只能诓小师父背。

    后来做了天字第一号大佞臣,时鹤春能坐轿就不骑马,能骑马就不动腿,反正银子多到花不完,也就用不着天天劳烦秦大人了。

    “……我不觉得劳烦,我不敢同他讲。”

    秦照尘说:“我其实也不怕被人看见,他上我的马车。”

    局促的由来不在这,在秦王府的马车太破了。

    寒酸的年轻秦王,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己府上的马车配不上时鹤春……可要换个更好的,也实在没银子。

    这种事实在丢人,秦王殿下怎么都说不出口。

    ……

    他们走过的路旁都是火盆,处处有人烧寒衣,纸烬飘飞,暗火仍在,有些还能微弱地烫上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真没想火葬场啊简介 >我真没想火葬场啊目录 > 第6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