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江照林做为一个被偏爱的孩子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熊孩子形象,即使他已经三十岁,但是在母亲长期的关爱中他依旧难以成熟,哥哥重伤和真相的揭露才是他真正成长的契机,在那之后,江照林才会真正成长起来,他才会真正脱离母亲的庇护走向外面的世界。
而最后,有关于绪林。
我看到很多留言普遍觉得反虐不够虐,我思考了几个晚上,认定这已经是绪林最好的处理方式。要有多虐才会虐到父母呢,是绪林彻底与父母断绝关系从此远走他乡吗,这是绪林永远也做不到的事。
因为绪林是一个带有牺牲精神的圣父形象,如果他内心足够坚硬他就不会选择回到家中留在江照林身边照看他,如果他不具备牺牲精神其实在这十几年间作为一个成年人他足矣让父母再度相信他能感知弟弟的伤痛。
在这个典型的中式家庭里没有足够的恨支撑他远走高飞,也没有足够的爱能让他安稳降落,所以他只能不近不远的停在附近徘徊,守护家中安宁。
宋逾白的着笔始终不多,因为我还是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救赎类型,这其实是一个绪林在和家庭和解,在和自己和解的过程,是一个他自己破局的过程。如果没有这场意外,也许他会永远忍下去,而出了这场意外一切真相大白,绪林在坦然面对父母的愧疚的同时他也在心底也渴望来自父母的关照,因为他如果不需要,他就不会容忍杨陌在他身边。
其实在我看来,这篇文并不适合偏攻读者,也是即将写到终章才发现这种将无解的家庭关系揉杂在文章中总是会给人带来一种无法逃脱的无力感,但这也是我想展现的一种思考,算是一种很新颖的尝试。
如果文章没有达到大家满意,只能先说声抱歉,内心的诸多想法难以迎合所有人的口味,恰逢您也喜欢,那么也很高兴我们能在此共通,在此相遇。
第8章
完结章啦!!
全文:正文加彩蛋?1w+
一、
在江绪林拆石膏那天,父母决定在晚上搬回去住,其实他们本想江绪林彻底好了再离开,只是宋逾白每天都来照顾,无论做什么都来搭把手,一直待到很晚才回自己的住处。只几米距离,他得坐在沙发上和江绪林说好一会悄悄话,说十分钟后就走,但过了一会又得再加十分钟,一直将时间拖到很晚也有些不情愿。
李欣和江立东见状,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晚上不留在这里。
临走前,李欣又将屋子收拾了一遍,江立东在阳台组装他新买来的椅子,说是助于恢复腿部肌肉,他才学会网购,这是他买的第一个东西,江照林有些怀疑这个东西的适用性,但他也没对父亲提出质疑,跟着一起蹲在阳台忙活。
“我们白天就过来,晚上照林留在这,有什么事情就给我们打电话。”
房间里,李欣坐在床边对江绪林嘱咐着。
很多事情在彼此心中都已明了,但他们都心照不宣地没有提及,父母的愧疚往往还伴随着放不下面子,绪林刚从重伤中醒过来时他们没机会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话就更难找到机会说出口了。
“你安心养好身体,照林他的病好了,有什么事情你就使唤他,他能做好。”
“从小到大,你永远是最懂事最优秀的孩子,妈感激你对这个家的付出,不用再管你弟弟,未来什么样的路都让他自己去走吧。你只要照顾好你自己,你只要能平平安安的,这就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
李欣低着头,她不断摩挲指尖圆润平禿的指甲和侧边的老茧,“我和你爸都还能互相照顾,以后,我们俩也尽量不给你添麻烦。”
门外,江立东已经把东西收拾好等待着离开,李欣又嘱咐了几句,她慢慢站起来,在走到卧室门口时又回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