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9章
澄外,他对薛枞的了解才是最多的。路衡谦或者黎问,虽然多少知道点薛枞的情况,但那都是通过纸面材料,或者道听途说,但孟南帆更像是实实在在地和薛枞一起经历过。

    孟南帆在宋澄死后,和薛枞坦白失忆的一连串经历。不仅是因为薛枞要求,更多的是想要给他某种意义上的安慰,因为他不想让薛枞觉得自己被所有人都抛弃了。其实他很忐忑薛枞会不会信他,而且做好了不被相信的准备,但是薛枞完全没有怀疑他。薛枞那一刻是没有精力对此作出太多反应的,但他也不是敷衍地在说感谢。因为他明白了孟南帆不是在故意愚弄甚至于“玩弄”他的感情,他自己也没有白白付出感情。孟南帆的人品让薛枞根本不会去怀疑,只要孟南帆说清楚前因后果,并且没有逻辑漏洞,他就会选择相信,而且纠结都不会有。之前误解,是因为孟南帆没想起来,一直在推脱,薛枞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宋澄死后,薛枞以为自己什么都失去了,但其实还没有,这确实是一种安慰。他没有更多回应,实在是那个时刻很难有心思去想别的,但并不代表他事后不会去好好思考。

    再有就是路衡谦。如上所说,他对薛枞的了解,仅限于纸面,比如他妈妈抑郁自杀,姐姐为了救他而死,父亲娶了个小三还生了儿子。说实话,这种了解就像无关的人看新闻一样,很难共情。所以他对薛枞,并不是同情,恰好薛枞最不想要的就是同情。路衡谦对薛枞的认知,都是从路衡谦自己的角度,包括从前有误解,后来又因为阴差阳错共同生活,并且出现了可以称为“灵异”的事件。这些促使他去重新分析和了解,然后认识到自己判断的偏颇,因此对薛枞产生关注。其实按理说,薛枞本来就是他会欣赏的那种人,但是也让他觉得会有搅乱生活步调的危险,(其实就是有一点点心动但是不愿意承认甚至还要拐弯抹角地扼杀,但是这一点点的分量非常轻,可以忽略不计),他最初选择维护朋友,并且不去接触薛枞,后来反倒是一步步自我怀疑。甚至他也不是因为薛枞(借孟南帆之口)表白而喜欢上表白的人,这件事只是激发他对薛枞更多的关注而已,喜欢上薛枞,是他在不断观察薛枞和整合自己误判的过程中。

    所以他对薛枞的了解,从头到尾,不管是对是错,都是自发形成的,而不是受别人影响,更不是受薛枞的过去影响。他认识的一直都是他眼前的这个薛枞。后来路衡谦和父母出柜,这件事没有花大篇幅描写,主要是觉得写了挺模糊重点没必要的,文里本来人物就多,如果都一一介绍,就实在是出现太多家庭了。但是向父母出柜和他们对峙这件事本身,对于路衡谦的个性来说,做到这一步,已经是非常出格了。他从对感情没什么欲求,到喜欢上一个人,也就是从不开窍到开窍的过程。一旦认定了,也不可能轻易就放弃。

    和黎问相关的剧情就都是非常平淡的剧情了,没有任何波澜起伏,不太适合接着这个时间线纵向地写,更适合横向地补充成番外。他是个很简单的人,智商高所以相对在某些方面阈值也高,喜欢做危险运动,喜欢新奇,兴趣不断在变,所以经常看上去整个人都懒洋洋的没精神,主要是提不起兴趣。他平时无聊,也就是吃吃喝喝睡睡,薛枞能吸引他,是因为他觉得薛枞身上有不一样的地方。他不会去深究哪里不一样,但待在他身边就挺舒服的。也因此薛枞待在他身边同样挺舒服的。两个人待在一起大概就是无欲无求的状态。

    沈安有段剧情被删掉了,因为它发生在结局之后,但我不希望用他的故事来收尾。其实沈安的腿在长时间治疗后基本恢复了,但他醒来之后父母都被关进了监狱,所以他对薛枞是产生了怨恨的。他当然知道自己的父母也有错,但是这个结局对他来说依然无法轻易接受。他后来找到薛枞差一点把他推到车流里,(这一幕其实和最初宋澄看到薛枞在车流旁的担心是对应剧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偷简介 >偷目录 > 第4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