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做了对方的挡箭牌。
偶有同学看到她频繁出入程家,甚至总是暂住,流言逐渐传开,譬如青梅竹马,佳偶天成,天生一对,诸如此类。
两个人或许有耳闻,或许没有,但都状似平静地揭过,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一是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就已经很引人注目了。
学校里的优等生,出色的样貌,优渥的家境,还有各自在不同领域内的才能,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早就对捕风捉影的流言蜚语习以为常。
二是因为,这种双方父母都“下意识以为”的关系,实际上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程父下意识以为程嘉也高三那年坚持要出国,是因为许意眠即将在假期结束后奔赴大洋彼岸;许父许母下意识以为许意眠时常往外跑、回国也不住家里,而是搬去外面的公寓,是因为程嘉也。
这样的“下意识”简直是喜闻乐见。父母开心,他们轻松,省去了太多的麻烦,对彼此双方都有利,自然没有人愿意多花时间和精力去解释。
直到陈绵绵从蛛丝马迹中,拼凑出了这个故事的一星半点,然后非常、非常难过地离开他。
程嘉也这才意识到,这种他们自以为“心照不宣”的关系,以为“无足轻重”的流言蜚语——
原来是真真切切地,会伤到另一个女孩儿的心的。
126
热潮意
126
热潮意
126
“上次在那家餐厅里碰到你,就想讲的。”
程嘉也缓慢地道,“……但是,没能来得及。”
他说的是那次在第一次见面的餐厅包厢门外,走廊上,她碰见他和许意眠两家人吃饭的时候。
那天陈绵绵没有等他,从走廊上跟他擦肩而过。
而后他被拽入两家人的饭局,心神不宁,屡次三番想要离场。
偏生又是决定要坦白两个人并无关系,也没有要进行下一步打算的一顿饭,他不可能撇下长辈匆匆离场,留许意眠一个人在桌上。
直到一顿饭结束,他连道别的话都来不及说,匆匆出门来看。
陈绵绵早已和别人一起离开了。
隔着一条马路,熟稔而又亲密。
夜风很凉。
而他站在原地,没有再追上去的勇气。
陈绵绵听完,依旧照原样站着,没有开口。
她大脑迟缓,思路却清晰,几乎略一思考就能捋清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所以,手腕上同样的红绳是奶奶送的;公寓楼下碰到许意眠,是因为她的房子恰好也在那里;引起她们误会的、她口中似是而非的“男朋友”,也并非程嘉也。
“白月光”、“青梅竹马”、“前女友”,不过是谬传。
也许在高中时,大家都热爱八卦的年纪,类似的猜测在私下里小小地燃烧了一把,然后随着两个人的分离与不再联系,大部分人都将此遗忘,唯有亲近的人还记得。
直到目睹两个人见面之后,叠上主人公是公众人物的加成,猜测声才又起。
舆论与八卦在无声的地方愈烧愈烈,燎到陈绵绵耳边。
但事实是,许意眠自有她自己的一段故事,并不在他们的关系内。
陈绵绵并不是什么被误闯进房间的、午夜十二点后的灰姑娘,也不是什么名字谐音的替代品。
从头到尾,你都是你。
这句是程嘉也的原话。
他前面的声音都低,轻缓地响在房间里,唯有这句掷地有声,郑重而认真。
陈绵绵顿了一顿,手中的睡衣早不知道被无意识地攥成什么样了。
像心中有什么谜团终于被揭开,沉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