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5章
次专项考试,林知分数在全班得了倒数第一。

    语文老师在发了试卷后,点名让林知起立,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批评了他牛头不对马嘴的答案。

    平日里,林知在班级里的存在感一直是偏低的。

    老师往往都偏爱愿意主动表现,成绩优异的孩子,而对于成绩不好的差生,关注的重点也是那些爱惹是生非的调皮蛋。

    林知两头都沾不上,他就是个成绩中等偏下,表现平平,不爱发言,但胜在刻苦的普通小学生。

    在四五十个人的班上,老师鲜少点他的名,谁也没有想到,会因为一次小小的试卷分析,给一个孩子今后的成长和生活,造成无法想象且难以挽回的后果。

    让林知得零分的文章并不长。半页纸不到,讲的是个一则寓言小故事——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不幸的是,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后来他们遇见一个老人,给他们了一个建议……耳聋的孩子改学画画,眼瞎的孩子开始弹琴……终于,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出成就,名扬四海。

    文章不长,文后的问题也很简单。

    一道题是要求把老人引导孩子开始新追求的话用波浪线划下来;另一道,则是用“终于”造一个句。

    老人在文中统共也就说了两句话。题目问得很清楚,除了林知,其他的小朋友都画在了第一句的正确答案上,只有林知,把两句话都画上了。

    “读题,你不读题的吗?‘引导孩子开始新追求’那么大几个字都被狗吃了呀?”

    语文老师拿着林知的试卷,气不打一处来,“还有这个造句!”

    “大家都在写‘终于’,你瞧瞧你写的什么?‘每到冬天,妈妈都给我裹上厚厚的棉袄’!我知道现在很冷,可是林知同学,让你写的‘终于’你写在哪里了?”

    小小年纪的孩子,还不懂什么叫做‘公开处刑’,但听着老师复述林知写下的答案,全班都哄堂大笑。

    只有林知,站在课桌前,有些茫然无措地握紧双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原来,不是把老人说的话都划下来啊。

    原来,不是用‘冬天’造句呀。

    “好了,问题我也帮你指出来了。林知同学,你带头,和大家一起把文章从头到尾朗读一遍,然后课后自己再用红笔修改好争取答案,交给老师。”

    语文老师也不欲在课堂上多揪着林知的错不放,给了他一个改过的机会。这篇文章寓意不错,她便想着让全班一起重新读一读,温故知新。

    可是她等了好一会儿,都没等来林知的开口。

    “怎么?没带头朗诵过课文?”

    语文老师皱起眉,“有两个孩子……预备,起!”

    “有、有两个孩子,一个喜、喜欢……”

    林知掌心渗出了汗。后续*追更;他眼前一片模糊,纷繁杂乱又令人眩晕的字符跳动地比以往都要快,只能努力睁大眼,辨识着试卷上的字。

    “一个喜欢音乐,想当……弹琴家……一个、一个爱好美术,想当……画画家……”

    38

    给你念

    “我好笨的。”

    林知垂下头,想把自己的手从聂振宏手掌里拔出来。

    “妈妈说我得了……得了一种病,认不好字。”林知不记得那个病叫什么了,只能干巴巴的描述自己的问题,“会看错偏旁,还会念错顺序,字跳来跳去的,我抓不到……”

    掩着黑眸的睫毛颤动,像被束缚的蝴蝶努力振翅,却怎么也飞不起来。

    “大家都喜欢笑话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鞋匠简介 >鞋匠目录 > 第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