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安会把着二女儿的手耐心的教写字,但庶出的大女儿却没有这种殊荣。
产房内刚刚收拾利索的程氏,毕竟也是第三胎了,没受什么苦。
看着襁褓中的女儿,虽说五个月的时候已经把脉是女儿了,但真到这时候还是有一点遗憾。
嫡子,当然是越多越好。
谢安倒没什么遗憾,产房收拾妥当后挥退妾室,就进屋去看妻女了。
刚出生的小孩儿皱巴巴的其实看不出来什么,但谢安就觉得这孩子眉眼挺像程氏的。
看了孩子后谢安回了醉山居,一封信写给了远在边关的岳父家,又骑着马进宫去了。
祝妍回了折兰阁就睡觉去了,对她来说无论程氏无论生男生女,只要郡王府后院安稳,她能继续做她的小米虫就皆大欢喜。
而且对于生孩子这件事儿,嗯,她没经验,生不了。
唉,那位谢氏宗族的计划生育主任先帝爷就没给谢安那厮赐几颗“不孕丹”吗,毕竟比起避孕,还是男性结扎伤害最小啊。
第22章
八月初三宜嫁娶
孩子的洗三和满月宴没有大办,毕竟国丧还没有过去,只等着周岁的时候大办一次。
不过这孩子生在上元节,日后每一个生辰都是热闹的。
祝妍记得从前上元节,十里长街的灯火总觉得让她觉得恍惚,那种自带氛围感的浪漫气息总会让她觉得生活在这古代也是美好的。
只是如今来给人做妾,日后那般的阑珊灯火,怕是再也看不到了。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的过着,在郡王府的第一个生辰,四月十六,郡王妃也自掏腰包在外头叫了两桌席面,又赏了几个首饰下来。
叫祝妍自己庆祝了一番。
请安在程氏出了月子后就恢复了,祝安不得不感慨,这古代女子坐月子,才是真的恢复身体啊。
不用喂奶,府里大小事有身边妈子婆子看着。
看程氏红润的面庞,除了比之前稍胖些的腰身,更增添了几分母性的光辉。
于小娘生的诚哥儿也会说些简单的词汇了。
自打去年行宫回来,谢安更多的时候直接住在宫里,看着很忙的样子。
祝妍自脱了冬装换上春装之时,发觉自己不太牢固的肱二头肌和马甲线,每日睡前都关好门窗在屋里练些力量。
也时而做些瑜伽陶冶一下情操。
祝妍觉得,自己好像个子蹭高了些,在得了素月素琴肯定的眼神后,高兴的多吃了一碗米饭。
也不枉她半夜里常梦到跳崖啊……
素琴表示不理解,在她看来,自家姑娘本来已经够高了,再高些主君会不会觉得姑娘不够柔和?
一直到七月,祈安帝再也没有说热要去行宫,所以祝妍只保持着能不动则不动的原则,将心静自然凉的理念贯彻执行到底。
但府内其他众人心不静啊,这府内挂起了海棠红的红绸,蔡侧妃要入府了啊。
而且王妃将仅次于熙和居的春锦苑收拾了出来,如果说郡王的醉山居是市中心,那春锦苑就是二环内,离熙和居也不远。
八月初三,宜嫁娶。
不过娶侧妃嘛,自不用谢安这个郡王去亲迎。
祝妍这些妾室,任务就是乖乖待在各自的院子不要冲撞了贵客们。
折兰阁里有两个八九岁的小丫头,去凑热闹回来,直直感叹外头排场之大,更是联想到了郡王娶王妃时那又该如何排场?
两个小丫头没想起来的是,当年王妃嫁入谢府时还是以世子夫人的身份,虽也是十里红妆,但比不上王府娶亲就是了,仪仗之类就有所讲究。
祝妍懒懒的歪在罗汉床上,蒲扇轻轻的摇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