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出对老七的不喜,父皇定会厌了老七,那他就休想染指储君之位——”
“也不一定。”贤妃摇了摇头。
“母妃?”
贤妃望着儿子,目光温柔:“你啊,并没有那么了解你父皇。他虽孝敬太后,可毕竟还是一位帝王,并不会全因太后的喜恶而否定一个人,尤其关系到储君之位,他甚至不会以自己的喜恶来选择……所以母妃一直笃定你的机会才是最大的。”
如果一切按着喜爱来,她不会是贤妃,皇后也不会是皇后。
“母妃,难道就什么都不做?”
“做还是要做的。那个孽畜行事太无忌,留着他对你总是个隐忧。更何况由着他顺顺当当,万一你父皇哪日觉得他是太子的合适人选就糟了。先通过太后打压一番,你父皇短期内定会对他冷淡,再让你拉拢的那些臣子揪一揪他的错处,轮番弹劾,三人成虎之下你父皇就会彻底厌了他,到那时才能高枕无忧……”
齐王拱手:“还是母妃想得周全。只是太后鲜少出宫,儿子一时还拿不定主意该选择何种法子让她知晓此事。”
贤妃沉默半晌,道:“这也不难,太后虽然不会出宫,慈宁宫却有人定期出宫。”
“您是说——”
“慈宁宫的常嬷嬷会定期去寺庙替太后捐香油钱,这就是把消息传递到太后耳中的好机会。”
齐王眼睛一亮:“儿子明白了,多谢母妃提点。”
贤妃叮嘱道:“莫要急躁出了岔子,此事非同小可,定要万无一失。”
“母后放心,儿子明白。”
他花那么多银钱养的那些人,也不是白养的。
一想到银钱,齐王脑袋就隐隐作痛。
李氏的嫁妆不能动,庄子店铺的产息还没到收的时候,府上亏空有些大了。
贤妃从暗格里取出一个巴掌大的匣子递过去。
“母妃——”
“拿着吧,李氏闹出这样的事,你一个人顾着整个王府,手头宽裕好办事。”
“母妃,儿子定不让您失望。”齐王一脸感动道。
之后的那几日,齐王不大好过,每每见人仿佛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出笑话来。
齐王在外名声颇好,多年来几乎没有劣迹,齐王府一出事,京城中人新鲜感十足之下八卦的热情迟迟不退。
不得不说,齐王妃这么一闹对齐王造成了不小影响。
齐王就在这样难捱的日子里终于盼到了四月初一——慈宁宫的常嬷嬷出宫的日子。
【第769章
有情况】
四月初一有些不凑巧,天刚亮就下起了蒙蒙细雨。
青色的天,细白的雨,小巧的青帷马车在雨雾中穿行,车上的常嬷嬷闭目养神,对窗外街景并无多少兴趣。
对于宫中女子来说,见到宫外景致不易,可同一条路经年累月走下去,不能多行一步,渐渐也就失去了所有兴致与期待。
福德寺位于城西,沿途遍植枫树,等到了秋日红叶连天,才是最美的时候。
而眼下,常嬷嬷一眼都没多瞧,很快由等候在那里的僧人恭敬迎了进去。
之后拜佛上香不必多提,忙完这些常嬷嬷不急着离去,而是在寺庙中散步,呼吸着新鲜自由的空气,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是常嬷嬷的老习惯了,这种时候她不喜沙弥跟随,只带着两个宫女走走停停。
这一走,就走到了花木深处。
花木的间隙透露出一角淡蓝,谈话声隐约传来。
常嬷嬷脚步一顿,便要转身离开。
久居宫中见多了阴私,她深知好奇招祸的道理,对听壁脚并无兴趣。
可接下来一句话阻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