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93章

    到了这个时候,太子妃有没有与北齐人勾结已经不重要。

    众口铄金,人言可畏,都说你有罪,那你就有罪。都说你害得天下大旱,那你就是天下大旱的罪魁祸首。

    景明帝扫一眼金砖上的血迹,黑着脸拂袖而去。

    言官弹劾太子妃在大殿上碰柱而亡的消息很快传开。

    慈宁宫来了人,请景明帝过去。

    见到太后,景明帝压下烦闷扯出笑容:“母后找儿子何事?”

    太后面前放了一杯茶,仍冒着热气。

    她把茶盏端起,声音低沉:“哀家听说有御史因弹劾太子妃触柱而亡——”

    “母后也听说了?”景明帝提起这个,很是心塞。

    别以为他不清楚,那些言官动辄寻死觅活真是因为刚正不阿?

    呵呵,不过是踩着他这个君主博一个美名罢了。

    想想就气,可偏偏人都死了,他还能怎么办?要是发作言官家族,一顶昏君的帽子立刻扣上来。

    太后眼神闪动:“太子妃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哀家又不是聋子,如何会一点风声没听到呢?”

    景明帝叹了口气:“又让母后担心了。”

    太后啜了口茶,淡淡道:“哀家担不担心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打算怎么办?”

    见景明帝不语,太后把茶盏放下,语重心长道:“皇上才刚刚选定储君,太子妃就惹出这样的风波,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想要平息天下人的议论恐非易事啊。此事如何收场,皇上还是好好想想吧。”

    “儿子知道了。”景明帝心事重重离开了慈宁宫。

    【第818章

    大长老来京】

    京城的酒馆茶楼从来都是热闹的,正是听消息的好去处。

    一名老妪坐在临街茶棚一角,默默听茶客们闲聊。

    来这种茶棚的往往都不宽裕,以平头百姓居多,这样的人谈起流言来就更毫无顾忌。

    “啧啧,这时候了竟还滴雨未落,再这样下去庄稼都得旱死,别想有什么收成了。”

    “可不是,到时候不知要饿死多少人,日子难过啊!”

    “你们听说了没,之所以大旱都是因为太子妃咧——”

    老妪耳尖微动。

    不少人纷纷嘲笑那人:“这谁没听说啊,可人家是高高在上的太子妃,咱们也没办法不是。”

    “咱们没办法,贵人大人们难道也没办法?总不能因为一个女子害得大家受苦吧?”

    ……

    老妪在长桌上放下两枚铜板,面无表情起身离去。

    谣言传到现在,关系到民心安稳,已经不是能轻易破除的,太子妃地位恐怕难保。

    前不久东平伯府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很是风光得意了一阵子,不知惹来多少人艳羡。而今太子妃惹上风波,再加上器重的大孙子仕途意外被毁,冯老夫人听了一些风凉话,双重打击之下一下子病倒了。

    姜似借着这个理由向皇后请示回东平伯府探望祖母。

    皇后轻叹口气:“探望祖母是应有的孝道,不过你眼下正在风口浪尖上,出宫定要小心谨慎。”

    “母后放心,儿媳明白。”

    “那你去吧。”

    姜似向外退去。

    皇后动了动嘴角,再喊一声:“太子妃。”

    姜似微微屈膝,面容沉静:“母后还有什么吩咐?”

    皇后笑笑:“没有什么吩咐,就是告诉你莫要压力太大,你父皇不会因为一些谣言就动摇,难关总会过去的。”

    进了这深潭般的宫中,谁没遇到过难关呢,她相信这场风波不会击垮太子妃。

    姜似心头微暖:“多谢母后宽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美貌不重要?重在品性。简介 >美貌不重要?重在品性。目录 > 第39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