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章
阿父是迫不及待想将我嫁出去,怕我那般行事讨不了人家喜欢,坏了亲事。”

    萧窈姿态恭敬,话却说得堪称大逆不道。

    殿内伺候的宫人们屏息静气,饶是葛荣,都不由得一愣。

    重光帝却并没动怒,只无奈地摇了摇头:“你啊”

    他比谁都清楚自己这个小女儿的性子。

    倔的要命,更不会巧言令色,打机锋试探,心中想什么便要说什么。

    他自然不会为此介怀,只是愈发担忧,生恐她将来因这性情撞得头破血流。

    “窈窈,你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重光帝叹道,“阿父也老了,身体每况愈下,兴许照看不了你几年了,总得为你筹划妥当才能放心。”

    萧窈来时准备了不少说辞,等着与阿父争辩,却悉数被他这句堵得说不出口,望着他花白的头发泄了气。

    眨了眨眼,轻声道:“您该在武陵好好休养的。”

    这话当初她就提过,重光帝避而不谈,只道:“世家子弟众多,其中不乏品行端正、文才出众之辈,你尽可以慢慢看,寻个自己喜欢的”

    萧窈还是没忍住打岔:“若是寻不到呢?”

    时下风气使然,世家子弟颇爱熏香敷粉,近年五石散兴起,更是成了不少人的心头挚爱。

    萧窈上回来建邺,在秦淮宴凑热闹时,误打误撞见过他们服食后行散的场面

    只着单衣,坦胸露腹者大有人在,甚至还有同乐妓搅在一起,亲昵狎戏的。

    她那时年少,大为惊骇,如今回想起来,仍觉着眼睛不大舒服。

    重光帝噎了下,哭笑不得道:“你自小常住武陵,才识得几个?总要一一看过,才知道。”

    “给窈窈添碗莼羹,她素爱这个。”重光帝吩咐葛荣一句,又问她,“你方才来时,已见崔循,观之如何?”

    萧窈愣了愣,才意识到方才殿外见着的,精致得恍若假人的青年便是崔循。

    在来建邺前,她头一日记的便是崔氏族谱。

    钟媪着重讲了崔氏这位长公子,大为推崇,奉为圭臬,以致萧窈听到这个名字,都能连带着想起许多。

    崔循,字琢玉。

    出身名门,任太常少卿,六艺无一不通,无一不精。

    与谢氏那位三郎并称“江左双璧”。

    萧窈捧着碗,尝了口热羹,慢吞吞道:“我以为,崔氏看不上我。”

    倒不是她妄自菲薄。

    这些时日,钟媪曾有意无意地提醒过。

    所谓姻亲,须得名当户对才好。

    如崔氏这般的名门望族,必得与同样底蕴深厚的士族结亲,才算物尽其用。

    若非要勉强,崔氏族中那么些子弟,或许不介意舍个没那么紧要的来结亲。

    但崔循这般出类拔萃,他日肩负门庭的长孙,决计是不能的。

    归根结底,崔氏看不上日益衰落、傀儡似的皇室,也看不上她。

    钟媪虽未说得这样直白,但意思,的确是这么个意思。

    重光帝哑然,过了会儿才道:“窈窈若是喜欢,阿父总能想法子,绝不叫你在亲事上受委屈。”

    萧窈却对所谓的“如意郎君”没什么兴趣。

    她抬眼看向重光帝,小心翼翼道:“阿父,我就不能如姑母那般,招赘个夫婿吗?”

    第

    贰

    章

    萧窈口中的姑母,是如今阳羡那位长公主。

    她当年未曾嫁与士族,而是在阳羡招了个赘婿,传闻还养了不少乐师伶人。

    长公主为此颇受诟病,名声不佳,萧窈少时亦有所耳闻。

    及至长姐过世,她曾因养病的缘故,在阳羡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折竹碎玉深碧色简介 >折竹碎玉深碧色目录 > 第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