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60章 各有心思的母子
    王太后到了莫家庄子。

    莫言记正在地里看到远处来了一帮人,打头的走过来的,一看气势就猜出是王太后。

    也看到女儿跟在王太后的身后。

    莫元季站起来,慌的用衣服角使劲擦一擦双手,快步迎上去。

    “参见太后娘娘。”

    “这就是种的红薯?”

    “是,太后娘娘。”

    “孝节夫人说共分了五块,每一块挖出一颗。”

    莫元季也没叫别人,自己亲自去挖,每一块随意找一颗,跪在地里小心翼翼的挖。

    莫晨曦走过去帮忙。

    这会儿的红薯还没完全长大,大的如同一个小老鼠这么大。

    王太后一直在他旁边看着,挖出来一颗,摆放在地头。

    莫晨曦帮着父亲一起全部挖完之后,俩人额头上都是汗。

    王太后看着莫元季和他女儿一样,像个乡下种田人,这么大年龄一头白发,穿着粗布衣服,两个鞋子上面又是土又是泥。

    可见这两个月他天天都是如此。

    莫元季让人端了几盆水,亲自把红薯洗干净,大小都挑了几个放在盘子里,梁太监走过来接过盘子。

    莫元季自己拿了一个红薯,咬了一口吃进去说道:“这个也能生吃,草民想着等到全部收获之后,看能不能做粉条,再磨成粉,能不能做饼之类的。”

    王太后伸手从盘子里拿了一个红薯,放在嘴里咬了一口,脆生生,有丝丝甜味。

    莫元季又去地头一个简易棚子里拿出一摞纸,“太后娘娘,这是草民的记录。”

    又是梁太监接过来递给王太后,王太后看了前几章,上面有日期,每天记录,浇水如何,什么是成浇水,出芽长势全部详细记录。

    她点一下头,“我会派几人过来。”

    莫言记恭恭敬敬回答是。

    等于这块地由朝廷接手了。

    他心里激动,莫家的前程从这块地开始。

    王太后坐着马车回京城,她最近有些烦躁,是自己疏忽,觉得儿子还小,之前儿子也表现的规规矩矩

    祖父走后,她只重点去查儿子的起居,却没留意到儿子的老师那里。

    皇上的先生有十几个,其中有一个是沈贵太妃弟媳的娘家祖父。

    当初沈家想让沈贵太妃更进一步,只可惜她只生了一个女儿。因为这个原因,王太后不怎么重用沈家人。

    但大家族姻亲关系复杂错综,有几个老先生是先皇给皇上挑的,王太后也不能因为沈家的原因,处理和沈家有姻亲的大臣。

    这样就让沈家人钻了空。

    先皇仙皇子嗣少,两个儿子,端王还不到五岁,王太后不会刻意交代儿子疏远妹妹们,反而教导她要多关心妹妹们。

    她没想到沈家就利用了这一点,也不算是利用,而是找到了机会。

    王太后的心冰凉,她记得儿子曾经说过一句话:母后十二岁如何,我不会不比母后差。

    是的,他十二岁,就想甩开她这个当母亲的了,明知明知道她想立廉尚书的孙女为皇后,儿子抢先一步说他要立沈家女为后,就是沈贵太妃的亲侄女。

    给出的理由是廉家新贵之家比不上沈家百年翰林之家。

    王太后暗恨。

    今天去了双峰寺,听大师讲经,内心平静一些,又见了莫元季父女,和那块地。

    祖父问她会如何?她始终以天下苍生为重。

    那么对于她来说,儿子娶廉尚书之女和沈家女,又有何分别?

    第二天宫里来了几个人,为首的是上林晚间的右监正、典簿、几名典署,几名典丞。

    只有两个典丞莫元季不认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成中年主母,每天都想躺平简介 >穿成中年主母,每天都想躺平目录 > 第260章 各有心思的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