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火星之影
火星赤道平原上,曙光城的穹顶在尘暴中闪烁着微弱的蓝光。这座人类在太阳系最庞大的殖民城邦,此刻却像飘摇在红海中的玻璃瓶。罗锋的防护面罩上不断划过沙砾撞击的裂纹状电纹,他站在观测台边缘,凝视着地平线处翻滚的沙墙——那不是自然形成的风暴。博士,第七区防护罩应力值突破临界点!通讯器中传来助手林诗沙哑的喊叫,背景里充斥着金属扭曲的尖啸。罗锋握紧栏杆的手掌渗出冷汗,他看见穹顶外层的纳米修复机器人正以异常轨迹聚集,这些本应修补裂缝的银灰色光点,此刻却像被磁铁吸附的铁屑般涌向西北方向。这是影族降临的第三十七分钟。罗锋转身冲进气压过渡舱,防护服关节处的液压装置发出沉闷的嗡鸣。透过三重气密门的观察窗,他目睹了永生难忘的场景:直径两公里的穹顶外层正在发生拓扑畸变,原本光滑的曲面浮现出无数正十二面体结构,每个几何切面都折射着不属于火星光谱的靛蓝色。空气净化系统的读数突然疯狂跳动,氧气含量正以每秒0.3%的速度被置换为某种惰性气体。启动量子纠缠通讯,给地球议会发红色警报。罗锋撞开中央控制室大门时,十二面全息屏中有七面已经变成雪花噪点。林诗瘫坐在主控台前,双手死死抓着不断冒出电火花的操作面板,她的防护服左臂渗着淡绿色液体——那是纳米机器人失控后形成的金属溶胶。它们...在改写物理常数...林诗艰难地抬起完好的右臂,指向剧烈闪烁的薛定谔场监控仪。屏幕上的普朗克常数正在以指数形式坍缩,这意味着曙光城的量子计算机阵列正在失去物质稳定性。罗锋突然想起十五年前在月球环形山基地见证的场景:三艘曲率飞船在启动瞬间化为克莱因瓶状的光学幻影,十二名乘员的身体沿着第四维度展开成平面。此刻控制室的灯光开始呈现量子叠加态,钨丝在发光与熄灭两种状态间高频振荡。罗锋的视网膜残留着诡异的视觉暂留,他看见自己的手掌在某个瞬间穿透了操作台,又在下一刻恢复实体。这是高维干涉的典型征兆——影族正在将三维空间折叠进他们栖身的十一维度。关闭所有非必要能源!启动麦克斯韦妖协议!罗锋扑向紧急制动阀的瞬间,整座基地突然陷入绝对黑暗。备用电源的嗡鸣戛然而止,连空气循环系统的微弱震动都消失了。在失去视觉的刹那,他听见林诗发出短促的惊叫,接着是重物坠地的闷响。三十秒后,应急荧光在墙缝中亮起。罗锋摸索着找到摔倒在地的助手,女孩的防护面罩裂开蛛网状纹路,但瞳孔反射正常。控制室的全息屏全部黑屏,唯有物理常数监测仪还在顽强闪烁——普朗克常数稳定在6.62607015×10^-34J·s,至少在这个观测层面。它们撤退了。林诗咳嗽着撑起身子,指向穹顶外渐渐平息的沙暴。罗锋转头望去,观测窗外的天空呈现出诡异的纯净,仿佛有人用橡皮擦去了所有尘埃。在原本风暴肆虐的区域,此刻悬浮着数千个正十二面体光斑,每个几何体中心都嵌着类似人类视网膜结构的同心圆纹路。这是影族首次展现具象形态。罗锋的太阳穴突突跳动,他想起父亲临终前在病床上画下的图案——那位参与过第一次接触的物理学家,用癌细胞侵蚀的手指,在镇痛剂造成的幻觉中不断重复描绘着相同的几何结构。不是侵略...是观察...老人浑浊的瞳孔里映着监护仪跳动的绿光,就像我们观察蚂蚁...博士!快看这个!林诗的惊呼打断回忆。她颤抖的手指正指向空气成分监测仪,原本被置换的惰性气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浓度高达23%的氧气——这恰好是五百年前地球大灾变前的空气比例。控制台突然发出刺耳的蜂鸣,量子计算机阵列重新启动。主屏幕上滚动着瀑布般的代码流,但在场两人都瞬间认出那些不是二进制数据——无数人类面孔在像素矩阵中浮现又消散,每个面容都带着相似的惊恐表情。罗锋在其中看到了自己十七岁时的模样,那时他刚在星际物理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