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你为我大清浴血奋战,战功赫赫。朕一直视你为大清的股肱之臣,更为朕的家人。”
他几句落定结局,“你因公负伤,无法再战,是大清愧对你,朕会给你无限荣光,安养天年。”
“臣及全族,叩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年羹尧坚持起来跪下,十分恭敬。
天子许诺,便是旧罪一笔勾销,他里放下一块巨石。
谢恩起身时,眼神轻轻掠过那颗头颅,更是彻底放下心。
贵妃说的对,敦亲王必杀,而且必然要死于他手。
他们共同逼死了隆科多,令天子蒙羞。
只这一罪,抵过千罪万罪,他逃无可逃。
不能活捉,不能让他开口。只有敦亲王死了,死得干净利落,才没有暴露自已的机会。
至此,他总算没有成为年家的罪人,他就等着,等贵妃出手,妹妹延续家族荣光,他们年家,依旧是无可匹敌的富贵荣华。
第134章
尘埃落定
雍正四年,八月十二。
敦亲王起兵造反,被年羹尧斩杀于兵前,奉其首级面圣,龙心大悦。
年羹尧受敦亲王死前一击,膝上重创,再难行军策马,加之多年征战,积劳成疾,五劳七伤,召集无数太医亦无能为力,年羹尧深觉难当大任,有愧于大清,不敢忝居高位,自请退去抚远大将军之位,并恳请皇帝念其身子不好,西北三省总督一职有心无力,能准许他在京任职,休养新伤旧疾,与家中常聚。
皇帝爱惜功臣良将,感慨不已,多番恳切挽留,无奈年羹尧意已决,身子又为大清平叛落下终身病根,皇帝实在不忍再叫他奔波劳累,是以最终准许。
年羹尧为一品太保,一等公爵,已是臣子里封无可封的尊贵。皇帝体念其赫赫战功,特下圣旨,赐其三眼花翎、四团龙补服,嘉奖其母亲为正一品诰命夫人,其夫人为正一品诰命夫人,其长子年富承袭爵位,其幼子年兴赐封男爵,其二子夫人为正三品淑人,另赐其良田黄金。
年羹尧彻底失去实权,授以虚职留于京中安养,年氏一族荣耀加身,满门光耀,却是令人望而却步的尊贵。
所有均在令人措手不及又唏嘘的早朝中尘埃落定。
甄远道等人几乎呕血,年羹尧绝地反击,先杀叛臣为此前种种诡辩,再交兵权换得自保,他们苦心收集的罪证皆化为流水。皇上本就不欲留下杀害功臣的恶名,现除了敦亲王这个心腹大患,又顺势收回了西北二十万兵权,如此一来,良将明主,竟然是双方都利的局面。
他扼腕叹息,叹的是啃噬大清的蛀虫安然无恙,鄂敏等人目眦欲裂,恨的是眼睁睁流走的莫大功劳。
退朝后,养心殿。
“你这个大太监,朕看是做得太舒坦了。”胤禛转动手里佛珠,轻飘飘看了一眼苏培盛。
“奴才死罪。”苏培盛心惊肉跳,忙下跪认罪。
“有人通风报信,有人为他悉心筹谋,将朕的心思揣摩至深。”胤禛眼里冷光闪现,“年羹尧,何能有这样的本领。”
“奴才罪该万死!”苏培盛已经命人紧盯着,但是的确没看到什么可疑的人出入年府。唯一的不过就是前前后后出入的太医,不过也是年将军自已将宫里的圣手请了个遍,也无从查起啊,也就是卫太医之前待的时间长了些。这也不是翊坤宫的人,昭贵妃那样聪慧谨慎,还有阿哥的,又怎么会涉足这种事。
“知道这些的,后宫唯有莞嫔。”胤禛手一顿,“罢了。她父亲,甄家都牵涉其中,她不会泄密。你去查,年府近来新收的幕僚,或是他近来接触的文臣。”
他啧了一声,似为赞叹,“是个人才。”
这样的诡计,洞悉朝廷局势,洞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