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小厦子明面上不熟,实则二人都年轻,一个小喇叭爱讲八卦,一个爱听八卦还能守口如瓶,一来二去的越来越合拍,是彼此非常好的工作八卦搭子。
听小厦子说,那年大将军确实威武,但比华妃娘娘还要张狂傲气,全然不顾君臣之礼不说,竟让苏培盛给他夹菜。
皇上也是能忍,还端得一副君臣和谐的样子。
余莺儿正担心苏培盛会不会再让她去安抚皇帝,一会就发现她的顾虑是多余的,皇帝这几天日日都去翊坤宫,连莞贵人都顾不上,更甭提他们。
且说华妃越发势大,深秋时还叫莞贵人和安常在去她宫里弹琴唱曲,当乐伎取乐,宫里头都传开了。不过据小厦子说,二人从翊坤宫出来时仍神色如常,真是耐得住性子。
就这么过到了冬天,难得的新鲜事是皇上某日白天在莞贵人处,晚间竟破天荒的召了淳常在侍寝,众人都说是莞贵人举荐的,甄嬛战队又添一人,果然没一阵淳常在就搬回碎玉轩住了,同样由莞贵人举荐的安常在却与她渐行渐远,倒与皇后走的更近。
又是一年除夕,外边在打仗,皇上下旨将娘娘们的赏银减半,连带着娘娘们打点他们这些人的银子也少了,不过华妃娘娘不愧是后宫第一散财童子,打赏的不少反多,都知道她的钱是娘家给的,连皇帝都不管,别人更不在意。
余莺儿和思羽等人拿着赏钱托御膳房的人做了桌好酒菜,痛痛快快庆祝了一番。这是她在清朝的一周年,她摆脱了死亡的结局,日子越过越好,以后一定还要过得更好。
除夕当夜皇帝并未回来,嬷嬷们也没有过多辖制她们,难免闹的有些晚。余莺儿第二日起来一瞧,略有些憔悴,不过非但不难看,反而多了几分病西施的风韵。
伺候办公时,皇帝比平日多瞧了她几眼(平常就没少看)。
“这是怎么了,眼圈都红了”
“多谢陛下关心,奴婢无事。”
“嗯,有事瞒着朕,视为欺说这话时眉眼带笑,周身气势温和,倒显得非常可靠。余莺儿知道他想多了,糊弄不过去,不如好好利用。
“多谢陛下关心,只昨夜除夕是团聚之时,难免有些思念家人。”
“家里可还有些什么人?”
“奴婢福薄,阿玛与额娘去得早,只剩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罢了。”
说罢,竟是有眼泪滴下来。今天老娘就让你看看什么叫华国演技看某影,世界演技看师范。
“好好的,怎么还哭上了,这不是还有朕在。罢了,今儿初一,放你一天假,你且去好好歇着吧。”
说罢,犹觉不够,伸手握住了余莺儿的一双柔荑。
“多谢皇上,皇上待奴婢真好。”
边谢恩边用眼泪擦过的透亮眸子看着对面的君王,谁知皇帝拦住了她躬身的动作,丝毫没有放手的意思,看到她小脸通红面带羞怯才终于收回手。
“皇上……奴婢,那奴婢就先告退了。”
语毕,缓缓退了出去,留雍正在里面目光幽深的看着她。
打那天以后,二人之间就多了些旁人说不清的氛围,在皇帝的包容下,余莺儿越发开朗爱笑,闲来无事还教她识过几回字。
有现代知识打底子,加上她是真心想学,总能一点即透,学得又快又用心,让雍正这个老师也开怀,教起来越发兴致勃勃。
这一切苏培盛看在眼里,并不声张,偶尔还帮着驱散些闲人,二人关系可谓突飞猛进。
————————————————
初春之际,富察贵人高调炫耀自己怀了龙裔。宫外却突发时疫,不多时,从翊坤宫开始,宫女太监不断染病,宫中上下烧艾喷醋,人人自危。
岂料存菊堂传来消息,沈答应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