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老林,这搬乡下去,那你就得县城乡下两头跑了。”
老林苦笑一声,“跑什么呀,镖局有多长时间都没开张了,就去了府城一趟,再远点儿的地方压根儿就去不了,路上都有路障,官府盘查的也严,都不够打点的。”
石头给老林和李老爹端来两碗热水。
“林叔,听说府城更乱,您去过府城,这是不是真的?”
“没错儿,咱这儿偏远,闹的还不厉害。府城逃荒的难民一波儿一波儿的,全在城外搭了窝棚。年轻人进城找活儿干,有的一去就再没回来,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你说说,这叫什么世道?”
李老爹忙问道:“你家大小子呢,没事儿吧?”
老林的长子也十七八岁,正是壮年。
“快别提了,大小伙子现在活的像是个缩头乌龟,把他憋的整天在家骂天。有什么办法哪儿,哪敢让他露面呢,若被抓走,有个好歹家里连信都不知道。他娘还不哭瞎了眼,儿媳妇儿还大着肚子呢,你说说,要真有事这让一家人咋活?”
石头说道:“我们村儿里也一样,都是一有动静就立马躲起来,抓走了谁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所以我带着一家子都回了乡下,不管咋说,不管穷富,有口吃的,一家人安全最重要。”
李老爹也是叹口气,“慢慢熬呗,熬过这段时间兴许就好一些。老皇帝这几个儿子也真是,但凡有一个争气的,也不至于让天下这么乱。”
石头心说,就因为有几个争气的,谁都不服谁才乱呢。
老林摆摆手,喝完碗中的水,说道:“不说了,越说越窝火。你俩也赶了一天的路,早点睡吧。”
李老爹也站起来说道:“睡了,这一天就没闲着,明天我还得回村看看。”
老林说道:“有时间来找我,我可没法儿上山去看你,明天我还有事儿,就不送老哥了。”
李老爹一笑,“送啥呀?有机会我就去找你喝酒。”
说完,三人就分头睡一下。
第182章
路上见闻
第二天一早,李老爹和老林客气了几句,就和石头告辞先走了。
从县城到镇上,也得将近一个时辰。
镇上就更不用说了,街上几乎没有多少人。
就是有也是匆忙而过,一点过年前热闹的景象都没有。
这时街上过来一队人,抬着一顶小轿路过。
不知是哪一家的女眷,出行这么大阵仗。
李老爹和石头站在路边,让轿子先过去。
这时就听旁边有人说道:“真是攀上高枝了,这赵家是要发达了哟。”
李老爹不解的问道:“这位老哥,这是谁家的家眷?镇上还有这么有头面的人物。”
李老爹也是在镇上住过的,镇上有头有脸的就这么一两家,真没听说出现过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
“你不知道,这是原先粮店赵家的闺女,不知赵家通过什么关系,攀上了县里的驻军统领,把闺女送过去当了那统领的屋里人,赵家在县里又开了粮店,这下算是发达喽。这肯定是年前回娘家送年礼来了,瞧瞧这排场摆的。”
老爹和石头对视一眼,都听明白了。
原来是和宋文涛定亲的赵家姑娘赵诗雅,莫非退亲后赵诗雅就另攀了高枝。
这个事石头心里门儿清。
宋文涛为了显示出他的优越感,主动张罗帮石头买米,没想到时机不对,惹怒了赵家。
由此两家退了亲。
宋文涛因此特别恨石头,又怂恿几个地痞无赖找石头麻烦,没想到反有死有伤。
宋文涛又被地痞无赖找茬,在镇上也混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