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52章


    或者说吴杲理所当然地以为一切水到渠成,恰恰证明他的军事天赋着实有限。

    吴杲看着御案上堆积如山的战报,在这一连串的战事中,南衙方面表现最为亮眼的,除了两位大将军,就是段晓棠。

    说实话,早期段晓棠在吴杲这儿只是一个名字,真正对她有深刻印象,还是杨胤伏诛之后审问同党时,爆出了杨胤对段晓棠的评价。

    武安君是能随意做比较的吗?

    白起虽然有个人屠的名号,但古往今来暴戾的、屠城的将帅不知凡几,何故非要拉他作比。

    吴杲曾私下问过吴岭,对杨胤的这番评价有何看法。

    吴岭的回答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杨胤心眼小,但看人挺准的。段晓棠军事天赋出众,杀性重。但她的杀性并非源于暴戾,而是心里有杆秤,觉得谁该死,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弄死他。”

    后来果真一语成谶,段晓棠在文城杀俘了。

    吴岭接下来的话更重要,“但有一条杨胤说错了,段晓棠没有白起指挥数十万军队打灭国之战的本事。

    她的长处在练兵,在十万、五万以下的两军对战中,待她成长起来,没人能是她的对手。

    如果能把心软的毛病,再改一改就好了!”还有一条就是花钱太狠,这就没必要对吴杲说了。

    一个杀性重的将领,最大的毛病是心软,这话要是说出去,恐怕没人敢相信。

    这是段晓棠真正的伯乐吴岭提出的,总有几分可信度。

    毕竟,能将数十万军队指挥得如臂使指的帅才,整个大吴也没几个,帅才凋零,人才难得。

    换言之,在将领一级中,吴岭给予段晓棠的评价极高。

    吴杲好奇心驱使之下,问道:“她和范大相比如何?”

    那时,范成达刚从拖死杨胤的弘农宫战场死里逃生,风头一时无两。

    吴岭淡定道:“他俩不一样。”

    但具体哪里不一样,吴岭却没有细说。

    若范成达率领的不是用段晓棠的《操典》重新训练过,战力大幅提高的左武卫,而是柴岳手上那支军队。

    别说平定杨胤之乱,范成达本人在弘农宫战场上,就不仅仅是重伤了。

    第

    1619章

    故事如何

    因为吴岭的评价,以及段晓棠的出身,吴杲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以为她是一个有些腼腆内向的年轻人。

    结果大朝会上那封阴阳殷博瀚的信,实在是“文采斐然”,占了长安城大半年的“笋”。

    也让吴杲彻底改变了对段晓棠的看法——跳脱得过分。

    段晓棠往下,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秦景了。

    吴杲缓缓说道:“这个秦仲行,不是荣国公的部将吗?”

    同名同姓又同是猛将,这样的巧合可不多。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韩腾距离随心所欲的岁数不远,半抬起眼皮,缓缓说道:“仲行和荣国公的大公子,合不来!”

    既然进了右武卫的锅里,那就是自已人。

    韩腾理所当然地要维护,“仲行赋闲在家,荣国公得知南衙有意起用,还特意劝说仲行前往并州呢!”

    言下之意,秦景和江南大营“和平分手”,且和孙安世合不来这事,错不在他。

    诸将无意间吃了一个大瓜,只看秦景的战绩,绝对是孙文宴的心肝宝贝。

    这样的人才竟然放走了,难不成爱将和爱子闹到不死不休的地步,才逼得孙文宴不得不舍弃一方?

    吴杲对孙安世印象颇好,铁杆心腹的儿子,疾驰辽东报信,一看就是忠臣良将的苗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简介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目录 > 第75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