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如今这超前三年的电脑设计一旦出来,向绵绵的安全性就要打个问号了。
四年前的飞机失事,研究员和警卫员紧紧相拥,在收拾残骸时,于两人的怀里勉强找到了一个公文包。
里头是特别机密的核dan资料,两人以生命为代价才保下来。
明明那位先生有光明的前程和美好的未来,偏偏葬送在一场所谓的空难里。
王振一瞬间听懂了向绵绵的隐含意思,他沉默一阵:“行,那我就占你个便宜,这东西是我发明的。”
小年轻还能为国家至少效力50年,他这都一把年纪了,担任这个职务也不怕被人下黑手。
风险由他老头子担下,小姑娘安心的为国效力就行。
再怎么说他干这一行多年,行业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风头远超向绵绵,外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肯定会认为他才是主编。
就是要利用人们的惯性思维,误导他们把目光全聚集在王振身上,真正的作者能安心研究。
哪怕小姑娘的启蒙恩师不是他,王振也愿意后起之秀遮风挡雨。
他特别想让国家腾飞,哪怕背上骂名也在所不惜,所以才自顾自做起了零件,按流程来说已经涉及盗窃他人成果了。
最起码也要先通知一下设计稿的主人向绵绵,得到同意才能开始做。
如果被外人知道,一顶欺负后辈的大帽子肯定要扣在他头上。
但是王振没有因此爱惜羽毛,他只想着早一步做出来,许多个需要电脑才能配合的大型计算工程就能早一日完工。
普通人不知道,很多个科研项目都在排队等计算,已经排到一年多后了。
有些项目实在等不及了,只能靠人工拨动算盘在计算,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如果多做一台电脑出来,并且弄懂它的设计原理,之后可以大批量生产,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他当时也不确定这台电脑到底能不能做到预期效果,所以先做出零件实践理论。
如果注定要背负骂名,那就连风险一起承担了吧!
第687章
间谍剧的好处
向绵绵知道王振话里的含义,她充满了担忧:“还是先说研究院所有人通力合作的吧,您也要注意安全。”
科研这个行业,年纪越大经验越足,其实真论起来,王振比她的价值更高才对。
两人推来让去,姬部长实在看不下去了:“行了你俩,当我们安保力量吃干饭的呢?谁都别争了,上头自有安排。”
话是这么说,他还是着重看了眼向绵绵,不自觉的偏向初出茅庐的少年。
少年强则国强,梁老诚不欺我。
意识到两人的动作像是在争着为国献身一样,向绵绵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她为了缓解尴尬,赶紧给姬部长说了这份手稿要从哪个地方断开。
姬部长不太懂其中理论,怕自己失误办砸了事,干脆直接把剩下的一部分手稿交还给向绵绵:
“这些你们带回去,我这一些就直接给远道而来的客人接风洗尘。”
就是不知道这些美帝的客人看了之后,还能不能睡得着了,真期待啊。
恶趣味的姬部长笑得意味深长,把手里这部分稿子放进了保险箱,再交给身边的安保员紧紧抱着。
向绵绵问了王振:“你们研究院应该有多存两份手稿吧?”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就找姬部长要了个火盆,借了陈水生的打火机,直接烧掉了这部分手稿。
在火光四起中,向绵绵神色镇定:“带回去的风险大,烧掉才更保险。”
携带来携带去,中途总会有遗失的风险,还有被抢的可能,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