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47章
    ……

    【刘禅从费祎处得知李严因粮草不齐,怕诸葛亮责怪,故谎称诏命退师。

    刘禅依诸葛亮之意,革除李严官职,谪为庶人,发送梓潼郡。令其子李丰为长史,筹运粮草。

    诸葛亮回朝后,太史谯周认为天象不祥,不可再出兵。侍中董允也认为五出祁山,皆未遂人意,足见灭魏之日,尚未到也。而蜀军连年征战,国力匮乏,人心厌战。

    诸葛亮表示:“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当竭力讨贼虽九死亦无憾矣……此去臣当拼死一战,曹魏庶几可破。”

    刘禅听罢,同意诸葛亮再次北伐。】

    <攘外先安内啊,丞相在外累死累活想要兴复汉室,结果朝中小人一直进谗言!刘禅的唯一值得夸奖的优点就是信任他相父。>

    <刘禅听话也是他的优点。>

    <刘禅:我爹给我找的什么托孤重臣,竟坏我相父大事!>

    <李严其实也是托孤重臣,他应该是对丞相独揽朝政不满。>

    <李严:大家都是托孤重臣,

    凭什么你就可以掌军政大权,而自己要筹备粮草?!>

    <唉,诸葛亮这次上奏北伐,已过去三年了,这也是最后一次北伐了。[哭]>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谯周什么成分就不说了,但其实董允说的没错,蜀国现在确实是力不从心了。>

    <丞相心急了,因为他年纪大了估计在等,自己就过世了>

    <丞相这里并没有反驳董允的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蜀汉目前就是一盘死棋了。丞相应该早就预料到如果自己死后,蜀汉的样子吧。>

    ……

    “最后一次北伐了。”

    此言一出,所有季汉的人像被定住一样,目不转睛地盯着光幕视频。

    画面上的诸葛亮肉眼可见的苍老,言辞恳切,为北伐大业。

    “阿斗这孩子听你话。”刘备从最开始的三国演义一直看到现在,对刘禅的期待逐渐降低。

    现在看到他还会心疼自己的相父,担忧他的身体,刘备心中变得难受起来。

    季汉君臣知道以一州之力对抗中原,难也。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难也。

    蜀汉国小,几次的北伐势必会让内里人心动乱。

    荆州派的人会想着打出去,但益州派的人在过惯安逸生活后沉迷其中,不愿再北伐。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这句话的含金量持续上升。

    ……

    第410章

    三国:司马氏乃天命之所加焉?!

    【关兴病故。蜀大将魏延、姜维作先锋,兵出祁山。魏国司马懿识破诸葛亮计策,魏延、马岱大败而归。

    诸葛亮看着营寨内返回的败兵们:“我之失算,愧对众位将士。”

    东吴、蜀汉结盟,东吴孙权三路兵马伐魏,与蜀国对魏国形成夹击之势。

    司马懿知道蜀军运送粮草不便,开始闭门不战,以拖延蜀军战机。但是诸葛亮设计出木牛流马,以运送粮草,准备持久战。

    “此木牛流马既不饮水,又不吃料,可以昼夜运转不停。”

    司马懿夺去木牛流马,进行仿制,命人驱驾木牛流马,从陇西搬运军粮。

    诸葛亮:“此正我之所求……木牛流马口中设有机关,只要将舌头扭转,木牛流马便不能行走……”

    魏军仿制的木牛流马载着粮米向蜀军营寨走去,蜀军因此获得了大量粮草。

    此时曹叡率军已大胜吴军,东吴诸葛瑾兵败沔口,其三路兵马,全部败退。

    司马懿更是闭门不战,诸葛亮虽病重仍心急如焚,设法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靠刷短视频剧透历史简介 >我靠刷短视频剧透历史目录 > 第24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