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全是源于光幕!
“若不是光幕总挑拨民心,他们会反吗?!他们敢反吗?!”
……
【好了,收!
我们从《四库全书》入手,简单介绍下它: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文化巨著,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浩大的一项文化工程。
先秦到清代乾隆以前的主要典籍以及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各个学科门类和专门领域都有涉猎。
有着“典籍总汇,文化渊薮”之称。
《四库全书》需要征访天下书籍,有许多专门的组织机构和学者参与其中。
《四库全书》的纂修可分为三类:
一是直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当时社会上已失传的珍本等;
二是清历代皇帝下令编纂的书籍和宫内收藏的图书;
三是全国各地搜访进呈的图书。
我们从上面可以感受到当时清朝的统治者乾隆帝对这次的编纂是非常看重的,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去进行整合,去进行校阅,编纂……
至于《四库全书》这本书究竟怎么样呢?我们后面再对它进行评价。】
<不否认这是一本好书,但是因为它导致了许多孤本和珍本彻底没了,也挺烦人的。>
<《四库全书》修完,《永乐大典》也没了。[吃瓜]>
<有时候很难不怀疑乾隆一直暗恋朱棣(我就要造谣,就要造谣!)[狗头]>
<哈哈哈,姐妹会云多云[捂脸]>
<不是嘉靖帝搞丢的吗?还说《永乐大典》的正本肯定是被他带进皇陵去了[捂脸]开个棺材看看实力[狗头]>
<清朝用的是嘉靖帝后来重新主持编纂的永乐大典,也就是嘉靖副本。雍正年间的时候嘉靖副本就开始丢失,到了清晚期战火肆虐,最后只剩下了64册。>
<《永乐大典》对《四库全书》的作用是真的大。比如说早就失传了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旧五代史》都是从《永乐大典》中摘录的。>
<清太拉了……好多典籍在洋人来的时候被烧毁了,因为他们又看不懂……>
<不不不,有一个国家他们很喜欢我们的古代典籍,东边的小鬼子[发怒]>
<特么的!一个抢值钱的,一个抢历史文化。>
[明正德帝朱厚照:噗!哈哈哈哈……暗恋我们永乐帝?]
[明正德帝朱厚照:朱厚熜你这么拉胯?《永乐大典》你都差点让它失传了?!]
[明永乐帝朱棣:
朕的心血!朕的功绩!]
[明永乐帝朱棣:
你小子闭嘴吧!]
[清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他们什么都不懂,在胡说八道些什么啊!?朕怎么可能暗恋朱棣?!他也只是在明代整朝皇帝中勉强能入眼的人罢了……]
[明永乐帝朱棣:呵呵。]
[宋太祖赵匡胤:唉哟,这都还没打起来啊[吃瓜]]
[唐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将所有的典籍编纂到一本书中么?工程量太大了……]
……
正如后世人有许多乐子人,观看光幕的各朝百姓也是乐子人。
“什么?后朝的皇帝竟然暗恋前朝的皇帝?!”
“哇塞,太刺激了……”
“想给他们写文。”
“……”
……
唐
开元二十五年
张九龄也有了兴趣,“虽会耗费大量财力和人力,但亦是一项重要的工程。”
从先秦到唐开元年间,殊不知有多少的典籍在浩荡的尘世间淹没、丢失……
随着时间逐渐往前走,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