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听到这边动静的李世民便反对程咬金的话。
“大唐是天朝上国,华夏文化优于其他的文化,我们同时也是开放包容的国度。”
李世民有更好的想法,“那些夷人不会保护书籍、文化,那就交到我们大唐手里吧。”
“欸?”程咬金先是蒙了会,反应过来后,拍手叫好道:“还是陛下想得周到!是臣愚昧,是臣无知了哈哈哈。”
……
明
嘉靖二十七年
“保护好宫殿,切勿发生火灾!”
嘉靖帝朱厚熜为了不让《永乐大典》再出事,甚至安排了臣子将《永乐大典》进行誊抄,多抄几份,以留后世。
他是真的从后世人的言语中看出来了,后世人是心心念念地惦记着《永乐大典》啊……
因为惦记《永乐大典》还想要挖他的墓!
这可不行!
他那个几十年不上朝、开棺鞭尸张居正的懒惰孙子万历帝的下场他还是心有余悸的。
骨头四散,被无数人围观,做研究……
“《永乐大典》一定要多留几份!朕也没必要把它带进陵墓中,留给后世吧。”
“希望后世人能好好爱护它。”
……
康熙帝现身说法,在光幕评论区写了许多他的养子心得。各朝太子们看着那铺满一整天的学业……心情复杂。
扶苏讶然,由衷佩服:“清朝的皇子……属实不容易啊,难怪光幕会说康熙帝在养蛊。他那教导出来的皇子应该都很优秀……”
刘据看眼手上握着的书,又抬头看康熙帝的鸡娃教育。感叹自己还好是在汉朝,不是清朝。
于是心下松了口气,转身又对上父皇跃跃欲试的眼神。
刘据:???
不要啊!
!
!
刘备询问诸葛亮:“孔明,阿斗这孩子还来得及吗?”
“咳,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现在的教育就很好了。”诸葛亮见刘备叹气,又补充道:“过犹不及啊。”
刘备想起上回见到阿斗,阿斗明显的成熟了不少,心中有了安慰,便也不再提要学康熙帝的教育方式了。
杨坚将奏折摔到杨勇的身上:“你不是羡慕乾隆帝的好日子吗,他的舒服日子吗?!”
杨坚冷笑,“朕这就成全你!”
杨勇倒退几步,差点摔倒,幸好被随侍的太监扶住才免了丢脸局面。
“父皇……儿臣羡慕他是有其他意思的!”杨勇觉得自己现在都一把年纪了,儿子都有了,还让他过“苦行僧”生活?太难熬了!
于是开始狡辩:“乾隆帝的父亲雍正帝给他留了大笔财富,而父皇你也给大隋留下了巨额财富。唉,广弟他始终是不行啊……废物一个!那么优势在我的局面都让我大隋亡了,简直就是我们老杨家的罪人……”
杨坚不太想听杨勇的东扯西扯,他说来说去都是骂杨广,听了当白听。
由于最近宫里好不容易有了好消息,杨坚也就让杨勇再啰嗦几句。
他可是看中了自己好大儿给自己生的好大孙。
儿子没用?没关系!
好好培养下一代!
杨坚沉思地望着康熙帝在光幕上公布出来的教育孩子教程,他表示儿子大了鸡娃不了,但是孙子可以从小培养嘛!
李承乾对比了清朝皇子们的生活和学业后,感觉自己还可以再背几篇文章。
“孤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
赵匡胤感叹为时太晚,自己儿子都大了,不太好操作。
赵德昭、赵德芳暗自庆幸中。
宋朝的几位皇帝,仁宗、神宗、哲宗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