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69章
    贞观二十二年,王玄策为了斩草除根,继续进攻残兵。阿罗那顺的妻、子均被活捉,俘虏了二万人,获得了三万头牲畜。

    中天竺被平之后,王玄策开始进攻借兵给阿罗那顺的东天竺。东天竺献上牛、马三万头,弓、刀、宝璎珞等主动向王玄策谢罪,表示愿臣服大唐。

    王玄策把抓到的俘虏带回了唐朝,李世民封王玄策为朝散大夫。

    李世民晚年喜欢吃仙丹,王玄策刚好带回了一个天竺方士,那迩娑婆寐。他号称200岁,会做长生药,李世民当时病重,吃了那迩娑婆寐的药之后没有任何效果。

    也有人说李世民是吃完之后导致病情加重而亡。

    王玄策因此受到牵连,终身没被重用,史书上也没有他的传记。

    更倒霉的是王玄策写的《中天竺国行记》的内容和同时代唐僧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内容类似,加之王玄策的名气没有唐玄奘高,所以后人在无意中把《中天竺国行记》的内容转移到《大唐西域记》之中。

    不过王玄策作为一个外交官,既维护了唐朝的权威,又没有破坏中印之间的关系,还留下了一段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故事,也不算亏。】

    <嗯,《友好往来》,恩威并施嘛,咱们都懂。>

    <贞观之治真的是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

    <王玄策本人在历史上是真的不咋地出名,可能因为那时候对大唐来讲,天竺算不上什么敌人,大唐周边臣服于他的藩属国多的是,一个天竺没什么……[捂脸]>

    <虽然王玄策没有向李世民举荐那个方士,但毕竟是他带回来的,王玄策前途算是被彻底毁了。>

    <大唐猛人太多啦,好多牛逼的事迹都是一笔带过。>

    <干完这一票回到大唐,才升官一级[震惊]可以想的到,大唐当时的武将有多猛了哈哈。>

    <吐蕃、尼泊尔这些国家愿意给一个落魄的使者借兵,还不是因为他的身后有强大的唐王朝啊[狗头]但凡王玄策是生在晚清[捂脸]>

    <大唐灭国的武将还有苏定方、高仙芝、薛仁贵……人才济济,我大唐真的天下无敌哈哈哈、>

    <一个强盛的时代肯定不是只有一个人牛逼,而是一群牛逼的人站在了一起,还有识人慧眼的君主。>

    <我记得王玄策后来回去后,还被责问他回长安迟到了[捂脸]根本不关心在印度干了啥[捂脸]>

    <找吐蕃借兵,真就要被笑死。吐蕃、天竺、大唐的关系细品,感觉王玄策后来回到长安只升官一级的原因应该也有这一点。>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不要小看大唐的文人,他们基本是文武双全的!不像之后的文人,真就文弱书生了[捂脸]>

    <东天竺这就直接投了?>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这事,听起来玄幻,但是谨记一点“弱国无外交”,这才是他能成功的真理。>

    [唐贞观四年王玄策:!?!是否同名同姓之人?]

    [秦始皇三十年蒙毅:一人灭一国?

    ]

    [汉高祖刘邦:唐王朝可真的是太玄幻了,这能人辈出啊。]

    [唐太宗李世民:天竺?哦哦,朕想起来了,就是唐玄奘要去取经的地方,也是后世有种姓制度,抱着金碗却还没活出个头的印度啊。]

    [季汉章武二年张飞:不愧是以灭国算名将的大唐……]

    [清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朕要说多少次,不要把大清和晚清扯在一起,他们根本不一样!]

    [清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额……]

    [秦始皇嬴政:

    仙丹假的,别吃。]

    [汉武帝刘彻:认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靠刷短视频剧透历史简介 >我靠刷短视频剧透历史目录 > 第26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