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
约好一同游览大唐山水的李白、杜甫几人,也到了分别的时候了。
“诸位有缘再见!”
他们告别,去寻找自己的路。
张九龄已经不想再去淌浑水了,但现在大小官员都来找他,他也很无奈。
也不知道李隆基是不是真的因为没光幕在旁督促了,终于不再装,现在又开始沉浸女色、歌舞,各种享受之中。
侧面打听,只得来陛下的一句:
“大唐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提升的了……百姓生活富足,边关稳定,朕劳累了二十多年,是时候享受……”
而更让朝中大臣警觉的是陛下对自己儿子们的仇视态度。
……
“日杀三子”的事盘旋在长安每个人的头上,这算什么?光幕白语言了?陛下接下去要强娶儿媳?然后……安禄山、史思明虽然死了,他这是打算收其他的胡人义子?大唐终究是改变不了衰败的局面吗?
“宰相!您是大唐的宰相啊!时机不等人!不先下手,难道坐看大唐之后的乱世命运吗?!”
……
“陛下立三子李玙为太子。”
李玙也就是李亨。
众人的目光开始看向李亨……的儿子——
李倓。
……
后世某个视频中探讨唐朝的历史问:
【最为可惜的帝王是谁?他们究竟是忠臣还是逆臣?】
<嘶—秒回答出第一个是李隆基,第二个说的应该是开元宫变一事……[叹气]>
<李隆基真的可惜了啊,
他对臣子那么好,为大唐做了那么多贡献,我们提到的大唐盛世,就是从他起到之后的三代内,这个时期是公认的大唐盛世阶段,将大唐带到了顶峰。可惜啊,这么一个文武全才、要功绩有功绩的帝王,最后竟然被安了一个“玄”字。>
<呸!再看到吹他的人,我彩票中奖一百万!>
<李隆基“日杀三子”后期的奢华享乐,不理朝政,这不是他自己选的吗?而且我从没见过有哪个帝王混成他这样子,大臣没有说他好话的,也没兄弟为他说好话,连自己的亲生儿子和后宫嫔妃也不为他说好话……>
<最绝的应该还是开元年间那么多的诗人都明里暗里的讽刺了“玄宗”李隆基、>
<我就站在这里了!我觉得张九龄等人做得对!>
<之前看过一本书,上面就推演了“如果李隆基没有在开元二十七年死的话,大唐会有什么发展?”,结果就是并不像李隆基吹说的那样,大唐会更好啊之类的……大唐甚至有可能因他的操作直接跌落神坛。>
<我也看过那个推演,感觉还是挺真的。就李隆基后来那昏庸劲,谁有他能干啊?儿子狂狂杀,谁的话也不听……>
<反正大唐没李隆基之后也挺好的,大唐出的明君都比汉朝的多了。>
……
大结局九
太祖皇帝想要收复燕云
“到哪了?”赵匡胤派人去打听。
回来的士兵告诉皇帝,曹将军等人还有一公里就到开封了。
赵匡胤登上城门,望着下方密密麻麻的人群,以及不远处隐约可见的士兵身影,心中渐渐涌出不可言说的奇妙感。
终于结束了北汉战争,终于统一了唐后几十年的战乱局面!
现在剩下的只有北边还占着燕云十六州的契丹辽国……
赵匡胤拍着曹彬的肩膀,大笑道:“做的好!”
曹彬谦逊道:“全因陛下坐镇后方,调配得当所至。”
“哈哈哈,好,不说这个了,快随朕进殿,好好说说经过!”赵匡胤相当豪气地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