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夫”影响,朱棣发誓要改变自己的形象。平时也多有注意自己的穿着,甚至说话也要扯上点文化词。
当然最能体现的还是他现在在处理政事这一方面,朝上人评论他颇有先太子的风范。
朱棣:“……”
朱元璋:“……”
……
洪武三十五年
在原历史中,朱元璋这时候早就入土了,不过在这个时空里,朱元璋还好生生的活着。
朱允炆边干农活边吐槽:“还真把洪武三十五年变成真的了。”
周王朱橚提醒他少说话,“你不高兴?咱爹活蹦乱跳的惹到你了?”
朱允炆见他歪曲自己话中的意思,干脆闭嘴不谈。
朱橚忙着为洪武年间的医药事业做贡献,而朱允炆被派来给他打下手。用朱元璋话的意思就是说,“朱允炆这孩子一看就是没吃过苦的,还是要穷养,让他多吃点苦……”
……
朱元璋对二十多个儿子都还不错,从光幕上知道了藩王养猪的政策不好,也为了防止后世的子孙再重蹈覆辙,他又想了另一套方案。
那就是鼓励自己的儿子们去发展自己的事业,不论是想出海啦,还是去西域啊,再或者是走医学、教育、文化等方面……
朱元璋都是鼎力支持,并给予帮助。
……
【我大明天下无敌!】
<大明真的是天下无敌的存在啊,在那个世纪,放眼全球没谁是它的对手。>
<那些年我双手插兜,不知道谁是对手……啊~无敌的滋味是多么寂寞……>
<本来就是应该的,这句话没毛病!大明无论是在国内的各项政策上,不仅改良了科举制度,还大力鼓励发明,航海事业也是大明朝掀起的一股热潮……最关键的是,大明朝还支持女子做官呢……它真的我哭死,一点也不像是封建王朝。>
<嘿,朋友!谁和你说了咱大明王朝是封建王朝的?我们国家可一直都没说过它封建啊……>
<对!而且我们现在和大明朝的交接也做得很好,和平政变。>
<不流血的革命!>
大结局十二
明朝余声
正德年间
王阳明龙场悟道出来,在沿路返回京师的时候,受到了众多人的邀请,纷纷想请他在当地讲学一天……
最开始的时候,王阳明还在光幕上问正德帝能否延迟回京,正德帝也是觉得这都不是事,直接挥手就同意了。
不过嘛,之后正德帝就后悔了。因为王阳明实在是耽误太久了……
说好的春天就回到京师,结果这都要到冬天了……
朱厚照自看了光幕那期讲王阳明的视频后,就一直对他念念不忘,一直想面见真人,想和他当面谈政治,聊民生发展……
“去!给沿路的人传令,不许他们耽误阳明先生回京!违者直接撸官!”
有了朱厚照的命令,王阳明一路几乎是畅通无阻,赶在了第二年的春天终于来到了忠诚的北京城。
当天正德帝朱厚照就与王阳明在殿中聊了三天三夜……
他们说了些什么,后人也不知道。但是从那之后,朱厚照的处事能力和各项手段,就像是进化了一样,变得非常强大。
后人评价:正德帝得阳明,改大明之弊政,成一代中兴之主。
……
嘉靖年间
嘉靖帝并没有放弃寻求长生不死,他只是以为只要自己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做出了政绩就可以得到长生。
每天可以说是靠着这个激励自己上朝、认真处理政事、多了许多思考大明发展的时间……
嘉靖年间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