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明王心中恨意翻涌,面上却依旧保持着恭顺,未有丝毫显露。
此时,大殿上除了神情冷峻的明王,君时修也格外引人注目。
君凌霄可是他的侄儿,如今涉嫌通敌叛国,众人不禁暗自揣测,首辅大人还能置身事外吗?
一时间,朝堂里不乏有人抱着看好戏的心态,眼神时不时地在首辅大人与那封奏报之间来回游移
。
景和帝当即下旨:
朕御极以来,兢兢守业,惟愿山河晏宁,百姓安乐。然今有善郡王,罔顾国法,不顾百姓,通敌叛国,罪证昭然。
其与外敌暗中勾连,私传机密,妄图祸乱社稷,危及宗庙。此等行径,天人共愤,国法难容。为正朝纲,以儆效尤,特降此旨:
着即褫夺善郡王封号,其府邸一应田产、财物尽数抄没入官;善郡王一脉,满门抄斩,以谢天下。
山皇后,身为国母,未能匡正亲族,亦难辞其咎,着贬为庶人,幽居冷宫,自省己过。
朕望诸臣工,以之为戒,忠君爱国,奉公守法。若有再敢以身试法者,定当严惩不贷,断不姑息!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慌乱过后,此刻明王却显得格外冷静,仿佛置身事外。
他神色平静,既不为皇后和善郡王府求情,也未对眼前的风波流露出丝毫慌乱。
但明王一党却胆战心惊,明王大势已去,怕是难以逃过这一劫了
。眼中隐有忧色,时似乎在权衡着什么,周身萦绕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凝重气息。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君时修,他仿若事不关己,依旧是那副轻松闲适的模样,薄唇微勾,带着惯有的从容笑意,仿佛眼前这场关乎叛国的惊涛骇浪,全然与他无关。
众人皆知,君凌霄与岳家同谋叛国,罪行确凿,景和帝当堂下令,待其押解回京后,即刻斩首示众。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景和帝并未下令对君家其他人展开调查,也未牵连任何旁支,就这般干脆利落地定了君凌霄的死罪。
这一举措,让朝臣百官暗自惊叹。
大家心里都清楚,首辅大人在朝中的地位无人可撼,皇帝对他的信任,满朝上下独此一份。
即便君凌霄犯下通敌这般重罪,皇帝也未对君府其他人有丝毫怀疑,这份信任,着实令人咂舌
。
君时修回府之后,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告知了苏七七。苏七七心中疑惑,试探着问道:“皇上就从未怀疑过你是君凌霄的同谋?”
君时修神色平静,嘴角浮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不紧不慢地说:“当然不会。君凌霄离京之时,我便已向陛下如实奏明过他的事。君家之人参与叛国,倘若说皇帝对君家任何一人都毫无疑心,那是绝不可能的。调查一番在所难免,不过君家确实也只有君凌霄犯下这等大罪,就连大哥对他的所作所为也并不知情。”
说到此处,君时修顿了顿,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继续道:“再说善郡王通敌的罪证,大多是我派人协助云将军获取的。此前,我早已同帝下私下达成协议,此次之事功过相抵,君府便只处置君凌霄一人
。”
第148
章
大结局
三个月后,景和帝在朝中对明王势力展开了雷霆清理。
明王见大势已去,集结余党准备逼宫,行动失败后。
明王携若干护卫一路奔逃,慌不择路,朝着宝华寺的方向逃窜。
恰逢,云千羽正从宝华寺上香归来,清幽的山间小径上,她衣袂飘飘,正兴致勃勃的和丫鬟在路边采野花。
下一刻,明王如一头困兽般闯入了她的视线,瞬间挟